(原标题:体育公园停车10日开始收费 市人医1日起实行差别化收费 清远停车将告别“免费午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许多清远司机而言,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免费停车位,以及商场、医院、体育场馆等地相对低廉的停车收费价格,似乎是一份用之不竭的“免费午餐”。
然而,在享受低廉甚至免费停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司机却发现清远市区如今停车越来越难,人流密集区域更是一位难求。记者了解到,清远市民体育公园停车场将于12月10日开始,按临时停放形式收取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费;市人医停车场自12月1日起开始实行差别化收费;市区多处道路也正在兴建智能停车收费系统。
长期以来的停车“免费午餐”即将全面取消,解决停车难的痼疾能否“一收就灵”?
▶▷调查
收费后停车位周转率大幅提升
“以前晚上到处都是周边小区住户停放的车子,我们赶都赶不走,因为这里的停车费便宜啊!自从调价以后,现在停车场每晚都有空位了。”清远市人民医院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自12月1日起,市人医停车场开始实行差别化收费,针对就医的服务对象的收费标准改为:汽车4元/辆·次,24小时封顶收费8元;非服务对象收费标准为:3元/辆·小时,日间15元封顶,夜间10元/次,24小时封顶收费20元。
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新收费标准相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提升,目前外来车辆占用停车位的情况已大幅减少。“以前车子过夜停放才收3块钱,所以周边小区许多人都来这里停车,因为价格比小区停车费低太多了!”他表示,长期以来患者停车难的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
除了市人医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外,清远市市民体育公园停车场也将于12月10日开始,按临时停放形式收取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费。收费标准为:小汽车3小时内3元/辆·次(含免费时段);超过3小时的,每超过2小时(不足2小时的按2小时计)加收2元,24小时最高不超过10元。
6日上午,记者在市民体育公园停车场看到,目前该停车场东侧出入口暂时封闭,没有车辆在此停车。
▶▷声音
收费价格不高市民普遍接受
相比之前免费或低价收费,调整收费后,会不会给广大市民增加经济负担,从而影响日常出行习惯呢?记者在实地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市民对于停车费新标准给予理解,认为收费价格不高,完全可以接受。
“以前我来市人医看病总找不到车位,这次来就感觉好多了,就医高峰期也有车位停了。”一位来到市人医就诊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他表示,以前由于收费比较低,许多非就医群体或周边居民都来市人医停车场“抢”车位,而就诊患者却找不到车位。实行差别化收费后,现在对患者的停车收费并不贵,而且有效限制了社会车辆占用停车位,他对市人医的做法非常支持。
据悉,由于市人医已启用停车微信收费系统,微信缴费车辆可自助离场,但由于微信平台无法区分车辆是否属于就诊患者,所以还要经过工作人员筛查后才能换领优惠凭证。“不过我们对就诊患者的认证是很人性化的,只要提供就诊发票、检查结果、病例中的任何一样都可以,我们都会提供停车优惠。”工作人员说道。
对于市民体育公园停车场即将收费,经常来此锻炼的市民刘先生表示,由于收费标准并不算高,所以自己不会改变开车过来的习惯。“公园附近也有几处小型免费停车场,所以不一定每次来都要停在(公园)地下车库里面。”他说道。
▶▷展望
智能化收费停车已成趋势
记者了解到,在清远市区即将全面取消停车“免费午餐”的同时,各类智能化停车收费设施也已悄然出现在街头,“扫码”“微信”“滴卡”等多种智能化收费方式渐成趋势。
目前,清城区某公司已全面启动智能停车泊位项目施工,将在市区主干道建设约3000个智能停车泊位,首批体验路段智能收费停车位已于9月底试运营,试运营期间市民可免费体验智能化停车服务。
该系统采用国内最新的视频检测装置,未来市区内将实现完善的信息化停车服务,主要道路路口将设立电子诱导屏,实时公布附近车位数量,减少司机寻位时间,进一步提高停车效率。
记者在北江二路道路停车位看到,一根根白色的智能停车泊位桩已立在停车线外,红灯亮时说明有车停泊,绿灯亮起说明车位空闲,桩上电子摄像头实时监控车位情况。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司机可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等途径,及时了解目的地停车位的实时信息,还可以提前预约车位。
据悉,智能停车泊位未来收费标准将按照清远市物价局要求执行,所有路段前半小时免费。具体收费标准预计为:白天不超过3小时每次收费2元;晚上每次收费10元;执行公务的军车、警车、“三防”指挥车、森林防火指挥车、实施救助的医院救护车以及市政工程抢修车辆免费。
【记者】赫鹏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