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工友,
作为劳动者,
你想知道我们这个群体的年龄结构、
社会保障、收入等情况如何吗?
来看看中大发布的权威报告。
12月4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7年报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怀士堂举行。广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冯建华,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等出席发布会。
调查显示,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整体合格且比较稳定。劳动健康、环境安全、劳资纠纷等方面权益保障相对较好;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劳动时间、社会保障等方面权益保障需要大力加强。
△三轮调查产生的报告。马大为/摄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简称“CLDS”)是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设计并实施的一项全国追踪调查计划,聚焦于中国劳动力的现状与变迁,内容涵盖教育、工作、迁移、健康、社会参与、经济活动、基层组织等众多研究议题。
该项目2011年在广东省开展试调查,2012年在全国开展首轮调查,之后每两年开展一次,2014年在全国开展第二轮调查,2016年在全国开展第三轮调查。2016年调查样本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西藏、海南外),调查对象为样本家庭户的全部劳动力(年龄15-64岁的家庭成员),共完成401个村居问卷,14226份家庭问卷和21086份劳动力个体问卷。《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7年报告》在2016年调查的基础上形成。
*我国劳动力平均年龄37.62岁
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7.62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中等教育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2年;劳动力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比例为13.24%,高于2014年的11.75%;已经结束正规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中,86.89%的劳动年龄人口有过工作经历;在现在有工作的劳动力中,雇员的比例接近一半(48.63%),务农的比例为34.64%。近8成的劳动力家庭的住房产权属于自有。
在2016年调查中,我国城乡劳动参与率为64.27%,略低于2012的64.51%和2014年的65.45%。城镇调查失业率取“标准调查失业率与拓展失业率均值”,为6.73%,低于2012年和2014年,其中初中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失业率最高,为4.52%。失业者认为找不到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年龄大、照顾小孩、健康问题等。
*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逾44小时
调查发现,中国劳动力工作时间略长,一般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73小时,工作时间为5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达43.90%;一般每月平均工作天数23.93天,工作时间为29天及以上的比例超过三成;上年工作月数平均为9.89个月,超过一半的劳动力上年工作12个月。同时,雇员的“劳动者权益指数”整体在“合格”以上水平,在三轮调查中比较稳定。
*城市家庭收入是农村家庭收入的2.1倍
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平均工资收入为35416元,从三轮调查来看,劳动者实际总收入呈现上升趋势,但经营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全国劳动者家庭平均总收入57236.7元,较之2014年调查增长了10.7%,其中城市家庭为85488.3元,相当于农村家庭的2.1倍。
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63.37%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但人们对更为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非常凸显,将近一半的人并不满意当前的家庭经济状况。
*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在社会保险/保障方面,中国劳动力拥有各种医疗保险及保障的状况仍不容乐观,除了拥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劳动力超过六成(64.94%)以外,拥有其他医疗保险及保障的劳动力比例皆非常低,没有任务医疗保险/保障的劳动力占9.16%。
此外,中国劳动力拥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劳动力仅多于1/3,拥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2.35%,拥有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单位退休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比例皆未超过1/10。另外,中国劳动力拥有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并不高,基本在1/10左右。
采写 | 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员蔡少婉
编辑 | 李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