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果皮的切法都有讲究……正宗新会陈皮原来是这么制作出来的!

南方+ 记者

提到新会,很多人都会想起当地特产、广东三宝之首的陈皮。

这一流传了九百多年,享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既能药用也能食用,同时也兼具收藏价值。

日前,以“匠心•藏品•健康”为主题的第一届新会陈皮收藏文化节于广东江门举行,记者走进此次主办方丽宫食品的新会柑种植和酿化中心,带大家探秘陈皮诞生的全过程。 

立冬过后的12月初,广东的气温介于17-23度之间,正是新会柑成熟的季节,位于丽宫产业联盟柑园中的陈皮原料种植基地(国家新会柑GAP产业园示范基地),满树的柑果已经红彤彤挂满枝头。

柑园负责人向大家介绍道:“这个季节的新会柑果糖含量较高,最适宜用来制作陈皮。而种植陈皮也有很多讲究,制作陈皮和柑普茶的柑园本身就存在区别,用于制作陈皮的柑园需采用‘宽三版’的种植方法,这样才能让柑果均匀地吸收养分,制作的陈皮才甜润,并越陈越香。” 

陈皮的制作有一套专门的工序,就新会柑而言,不同时令可以采摘到成熟度不一的柑果,秋分时节采摘的为“柑青”,小雪后到冬至前采摘的是大红果。

采摘之后,会将柑果以净水人工清洗,去除表皮残留的有害物质,随后以“正三刀”的方法,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三刀,留果蒂部相连,正三瓣开。 

开好鲜果皮后,会将其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表面果皮水分萎焉,质地变软后翻皮,橘白向外。

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鲜果皮逐渐脱胎换骨,变成暗褐色。最后一步“陈化”,需要将柑皮用麻绳串联,挂于灶尾受烟熏着,以防蛀虫发霉,更好地陈化。丽宫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制作陈皮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每一道精细化地操作才是最难的,如何把控每一个细节,把控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是我们首要考虑的要素。” 

近几年随着柑普茶和陈皮热度的增加,市场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乱象,外地皮充斥新会市场、以次充好等乱象时有出现,普通大众大众难以鉴别,因此丽宫食品决心通过专业化和体系化来减少大众在认知上的损耗成本。

酿化中心负责人容焯表示,作为陈皮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拥有完善的仓储管理和监控系统,并提供24小时X360°陈皮管家式的服务,从开采到出仓均能全程把控。 

本次新会陈皮收藏文化节期间,丽宫食品还与中药老字号陈李济签订了新会陈皮酿化战略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就陈皮的陈化护理、研究数据、酿化工艺等方向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新会陈皮的酿化质量。

欧国良指出,这几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愈发重视,陈皮经历了新一轮的爆发期。陈皮因其养生、收藏价值被越来越多人喜爱,丽宫食品要做的是不断提升品质、品控,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放心和高品质的陈皮产品。 

据悉,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丽宫食品 证券代码:872325)已于今年11月17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并于第四届新会陈皮文化节当天举行揭牌仪式,是新会陈皮第一股。 

【见习记者】郑洁琳 


编辑 李劼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