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透过飞机舷窗望下去,当棱角分明的海岸线映入眼帘,那一刻的感受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这是一个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的国度,是欧洲最年轻的陆地。既神秘又神奇的独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有官员在结束对冰岛访问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Iceland,nice land!
中冰两国相距遥远,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踏上这个神秘的国度,其中就有不少来自广东。据了解,去年冰岛GDP增长7.4%,很大部分就得益于旅游业。
旅游业成拉动冰经济增长主引擎
从西南地区苔藓覆盖的熔岩原,到中部贫瘠荒芜的高地,再到西北地势飙升的峡湾,冰岛呈现出地貌和光照的多样性。“冰岛的某些地方,如高地荒原,是如此的超凡脱俗,以至于常常让置身其中的人以为自己来到了火星。”冰岛外交部经贸文化促进部部长埃达(A.Edda)幽默的介绍,让我们禁不住会心大笑。事实上,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拍摄的照片,也确实印证了二者的相似之处。
冰岛坐落在大西洋中脊之上,地处地球的“热点”之上,火山活动极为丰富。30个活火山系统贯穿全岛,总共大约有130座活火山、死火山,并赋予了冰岛数不清的天然温泉、间歇泉。火山喷发涌出岩浆和大量火山灰,一点点改变着冰岛的地貌。可以说,这个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改变。
“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2010年冰岛那一场灾难。”冰岛贸易代表团高级经理索尔(Thor)告诉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冰岛经济已经受到很大打击,而2010年艾雅法拉火山爆发更是让冰岛经济雪上加霜。“人们会问,火山灰还有没有污染,到冰岛旅游还安全吗?因为心存疑虑,所以犹豫、观望,来旅游的人数,可以说是断崖式下滑。”
为了重振冰岛旅游业,冰岛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尤其是在加大推介宣传力度方面,做足了功夫。比如,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冰岛进行深度游,他们专门摄制了一部以说唱形式为主、生动活泼的推介片。在冰岛外交部访问交流期间,我们观看了这一部时长约3分钟的推介片,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对游客而言,确实极具吸引力。
“从2010年起,冰岛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成为冰岛最大产业和拉动冰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索尔引用冰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旅游业对冰岛GDP的贡献率达8.4%。当年冰经济实现7.4%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旅游业拉动。“预计今年外国游客人数将达到200万人以上,旅游业对GDP贡献率将超过10%,占出口总收入的近30%。”
综合国力提升,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出境游的脚步越走越远,也走进了相距万里的冰岛。据冰岛方面统计,2015年,中国赴冰游客近4.7万人次,同比增长80%;2016年,中国赴冰游客近6.7万人次,同比增长40%。今年访冰中国游客将有可能超过10万人次,相当于冰岛全国人口的1/3。
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到处可见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工地。冰岛外交部官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几年冰岛旅游业发展迅猛,现有的交通、酒店等基础设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所以,政府正在建新的酒店。
负责任捕鱼业体现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渔业一直是冰岛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也可从冰岛人使用的硬币上窥见一斑:其硬币背面印着的是冰岛重要渔获物的图案,鳕鱼、毛鳞鱼和海参斑等。
“冰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因此,环境保护也成为重中之重。”冰岛投资局主管索罗(Thordur H.)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鉴于冰岛经济对渔业和海产品出口的依赖,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捕捞成为国家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重点。
索罗介绍,为了保护鱼类免遭过度捕捞,1990年,冰岛引入了一套以多年研究为基础的配额制度,严格限定了捕捞时间、渔场、各个品种的捕捞数量和可使用的渔具类型等等。 以约占全国总渔获物30%的鳕鱼为例,就会规定其捕捞配额不得超过总储量的25%,有些年份还会视实际情况削减捕捞配额,以保护鳕鱼资源。
另外,冰岛渔业协会还开发出粮农组织生态标签准则以及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推行负责任的捕鱼业管理,目的是维护鱼类的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健康的海产品,这是冰岛尊重自然的承诺。”索罗说。
34万人口小岛创造了足球奇迹
继去年打进欧洲杯八强后,冰岛国家足球队在今年10月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小组赛中以小组第一成功出线,获得进军世界杯的资格,创下参加世界杯人口最小国家的新纪录。另一个震撼的数据,是近5年来,冰岛男子足球队在国际足联的排名,由第110位上升至第21位。
一个仅有34万人口的小岛国家,为什么能创下这个奇迹?国际调研团在冰岛访问期间,每每谈及该话题,冰岛人都难抑满脸傲娇神情。据了解,在冰全国人口34万中,注册的球员就有2万名、足球俱乐部157家。可以说,足球运动已经是一项全民运动。
“其实,受气候环境影响,冰岛并不是一个足球基础很好的国家。”即将赴华再次任职冰岛驻华大使的贡纳尔·斯诺里·贡纳尔松(Gunnar Snorri Gunnarsson)在跟我们分享冰岛足球发展经验时并不讳言,冰岛足球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冰岛提出了振兴足球计划,大力发展全民足球运动。
为了克服漫长极夜及冬季寒冷风大等不利于全年户外训练的气候条件,冰岛投资修建名为“足球之家”的室内足球场,延长踢球和训练时间。目前冰岛已建成带有良好照明、人造草皮和供暖系统的标准室内足球场有十几个,小型室外足球场超过100个。每所中小学操场上至少有一个五人制足球场,学校附近一般都修建有小型室外足球场。
“在冰岛,足球运动是从娃娃抓起。”中国驻冰岛大使张卫东告诉记者,在冰岛,各年龄层次的孩子都可以报名参加足球俱乐部,每个愿意踢球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正规的专业训练。在各行业也储备了不少球技高超的足球队员,比如冰岛现任男足国家队守门员是一名导演,中卫是硕士在读生。
“冰岛男足国家队是一支真正的平民球队,没有人在比赛中‘耍大牌’。”贡纳尔松大使说,因为冰岛人口少,许多人与球员相识。凡是有重大比赛,政要和球迷会一起跟随球队赴国外观战,用独特的“维京战吼”为球队加油助威。
◆访谈
中国驻冰岛大使张卫东:
广货在冰雪之国深受喜爱
自1971年12月建交以来,中冰两国高层和各领域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而在发展对华关系中,冰岛也创下多个“第一”。张卫东在担任我国驻冰岛特命全权大使已满3年。在即将结束使命回国之前,他在驻冰岛大使官邸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南方日报:中冰两国发展关系如何?
张卫东:自1971年12月建交以来,两国高层和各领域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政治互信和民间友好不断加深,经贸人文等方面合作富有成效。在发展对华关系中,冰岛创下多个“第一”。自2014年7月1日中冰自贸协定生效以来,双边贸易额由4.03亿美元增长至5.46亿美元,年增幅达16%。中国保持冰岛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方在地热开发利用、油气勘探、电信通信、航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
南方日报:广东和冰岛地方政府的合作情况如何?
张卫东:在中冰两国友好的大环境下,广东省与冰岛地方政府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广东省和有关地方领导曾多次成功访冰,冰岛政要也数次访粤;冰岛企业家们积极参加广交会,广东市场上不乏冰岛的水产品,广货在冰雪之国也深受喜爱;冰岛音乐曾在星海音乐厅回响,粤语歌曲不时在冰岛被人们吟唱。冰岛现代舞代表团曾参加广州国际现代舞比赛,获得好成绩。
南方日报:“一带一路”首倡于中国,但为世界所共享。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冰岛在内的北欧国家对华合作提供了哪些新的机遇和平台?
张卫东:“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推进,不仅将为中国的开放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也将为各国发展和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中冰两国有着拓展合作的广阔空间。双方有关企业就海底光缆、铝厂改造、机场快轨和港口建设等重大项目保持接触和沟通,寻求合作的可能性。未来双方可进一步加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地热、北极、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南方日报:您在冰岛担任特命全权大使已3年多,能否分享您对冰岛印象深刻的感受?
张卫东: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冰岛这个国家的独特性。比如自然风光和地质地貌,可以看到冰川、火山、板块断裂带、地热喷泉、瀑布,冬天可以看到极光,夏天可以感受极昼;在历史人文方面,文化和语言都保存得非常好,现在的冰岛学生们还能很容易地看懂一千多年前的文献。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冰岛经济遭到重创,但冰岛人民励精图治,重振经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体现了冰岛人坚韧、顽强、不屈不挠。
南方日报:您对中冰关系未来的发展有何期许?
张卫东:中冰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两国关系面临新的机遇。我相信未来两国关系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双方将进一步加强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贸、教育、科技、人文和北极事务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增强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沟通和协调。新时代,两国关系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新发展。
【记者】南方日报记者 洪奕宜 发自冰岛
【总统筹】戎明昌 黄国平
【翻译】熊戈尔 王超
【校对】张昕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