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可能完全靠互联网,中国的基础、脊梁仍然是制造业。如果制造业发展不起来,中国的GDP很难持续稳定。”在11月24日第三届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上,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说,达晨创投是中国智能制造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今年前8个月,达晨创投交出17家企业IPO上市的亮眼成绩单,在整个创投行业高居第一。从时间上来看,这些企业大多是达晨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投资的,而且大部分属于智能制造领域。
制造业加快发展,会让很多民营企业受益匪浅
肖冰说,达晨在过往这么多年里投资了差不多500家公司,其中大部分都跟制造业相关,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因此掌握了大量的制造业数据。
“我们也曾对制造业产生过悲观的看法,2008年是分水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制造业的海外市场一夜之间都没有了,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大批量模式走到了尽头,实际上真正数据的恶化是从2012年开始。那时我们确实也曾悲观过。”肖冰坦言。
但在他看来,首先优秀的企业家们给了达晨创投信心。一些企业在大洗牌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坚持了下来,然后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包括智能制造的改造,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低水平竞争,利润水平又回到了一个新的增长轨道。在制造业产业中,过去几年很多行业都处于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所以剩下的企业就是有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中国是一个国家主导力量非常强大的经济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振兴政策,推动了很多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发展。在这方面,达晨的体会非常深刻。“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我们通过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的投资,推动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液晶显示行业、面板行业,大规模、持续的投资,让我们反超了以前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的产品。同样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在半导体行业以及芯片行业,也是当前国家的重点投资行业。”肖冰说。
肖冰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有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军工行业国家也是重点投资。这些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将会带动庞大的产业链,因为这些产业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很多民营企业在里面肯定也是跟着增长,会受益匪浅。
“当前世界科技正处于新周期的起点。在很多新兴产业领域,中国跟世界实际上是处于同步发展的周期。”肖冰举例说,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领域有很大的增长机会,中国有很好的跟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
投资制造业要能耐得住寂寞,也要小心泡沫
创投行业是中国智能制造坚定地支持者和推动者,也是最好的观察者。肖冰说,达晨创投近期正在芯片领域发力,半导体可能也是一个机会。因为以后所有东西的智能背后其实体现的是计算能力,所以芯片是无处不在的。但芯片这个产业以前都被国外垄断,目前它的应用场景是在中国,未来中国的本土企业肯定会有机会,但会有一个从低端往中高端走的过程。“我们最近布局不少,主要是针对每个行业的专用芯片,可能比较适合我们的就是一些芯片的设计。”
一直以来,金融业被认为对于制造业尤其是民营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掌握着大量资金的创投公司,将目光主要投向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等领域。创投投资制造业有何策略?肖冰认为,投资制造业要能耐得住寂寞,同时也要小心泡沫。尽管投资制造业没有像投资互联网的泡沫那么明显,但现在技术投资已经变成行业的热点,资本涌入技术投资领域,但投资想法、投资手法还跟原来投资商业模式比较类似。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风口性投资,产生了巨大的泡沫。
“投资的面也可以更广一些,资本不仅可以投资提供工具的公司,也可以更多关注通过先进技术改造的传统行业。”比如,一些服装行业、家具行业的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以后,让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获得了高速发。“所以不仅要投纯技术的公司,还要投技术和实业结合、智能化改造的公司,因为他们的市场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