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广州有32所高校报告学生艾滋疫情 交友软件泛滥推波助澜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11月25日下午,在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广州市防艾办在番禺大学城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大型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前来参与。

为什么会选择在大学城打头阵?青年学生防艾又有什么新态势?

广卫君在现场采访了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校园防艾宣传力度仍需加强

张周斌表示,近年来,与全国各地一样,广州高校艾滋病疫情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据统计,广州自2002年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以来,感染者数量逐年增长,疫情涉及的学校也不断增加,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32所高校有疫情报告。历年累计涉及广州市本地高校98所,其中,还涉及到个别中学也有疫情报告。这说明,在校园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还需继续加大力度开展,这也是今天选择在大学城进行防艾宣传的原因之一。

疫情有下降 致病风险仍广泛存在

广卫君从广州市疾控获悉,学生疫情近3年有所下降,2017年1-10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就降低了8.33%,快速增长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

但张周斌表示,导致学生群体中艾滋病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具体包括: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国家的考核要求(95%),部分学生性健康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缺失,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安全套使用率低,男男性行为活跃,多个性伴等。

男同性接触传播HIV占比最大

“性传播成为了目前艾滋防控的重点。”张周斌介绍,这几年来,艾滋在吸毒人群中控制在低流行状态,母婴传播得到了控制。与此同时,性传播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95%以上艾滋疫情由性传播,其中因男男同性性接触而感染的比例快速上升。

最近3年里,艾滋的同性性传播已经超过了异性性传播。”张周斌透露,根据专项调查,男同人群通常有2个以上性伴侣,安全套使用比率较低。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年学生感染者中,近8成是通过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

交友软件成防艾“拦路虎”

“这些新的流行特点和流行态势,都要求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工作。”张周斌表示,青年学生群体思想比较活跃,按照常规的宣教手段未必能起到良好效果。加上目前网上交友软件越来越流行,这也给艾滋病防控工作带了很大难度!

“如今网络发达,很多交友软件为艾滋病的性传播提供了便利平台,这种平台用传统的疾控手段很难介入。”他表示,接下来,防控要联合更多部门以及软件开发公司、平台管理者,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防艾干预,才能取得较好成效。

预防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安全套

对于目前流传的艾滋病阻断药,张主任也作出回应,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艾滋病最后一道防线还是要靠安全套。断药类似于亡羊补牢,它的效果目前也没有得到明确的保障。我们坚决不提倡这种事后补救的方式,预防非常重要。”

除了主题宣讲,广卫君还在现场发现了不少有趣又有意义的科普摊位~

▲科普有新招,“你划我猜”~

▲志愿者在向大学生科普防艾知识

▲一位大学生在认真填写调查问卷

▲免费HIV抗体检测

▲咨询摊位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

▲市民积极配合参与调查问卷

“我们希望采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张周斌表示,广州市疾控中心联合防艾社会组织“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开发了“岭南准”自检渠道以及“易告知”的网络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说,近些年来,联合社会组织,广州市疾控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宣传同伴教育、微电影、专家巡回讲座等活动,影响青年学生受众超过十万人,“今年宣传的覆盖面也会超过7万学生。”

他透露,广州的防控艾滋工作计划已经提出明确要求,高中、中职院校、高等院校要有2-5名同伴教育员,开展同伴教育工作。特别是中职和高校,要有一个能独立开展防控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社会团体组织。

此次通过全市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希望让全社会应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治艾滋病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也需要全社会和每个人贡献力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艾滋病防治意识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知多D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为Right to Health)。意在说明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艾滋病感染者同样享有平等获得健康服务的权利。

采编:尹蓁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