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籍经济学泰斗萧灼基:传道授业育桃李 经世济民赤子心

南方日报 汕头观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官方网站,已经连续一周以黑白页面的形式悼念萧灼基先生。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萧灼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11月20日,萧灼基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上百名北京大学教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送别萧灼基先生,大家深切缅怀这位卓越的经济学大师。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这些饱含追忆的文章,生动再现了萧灼基先生探寻经世济民之道的生平,使改革开放时代一代经济学宗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萧灼基先生一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证券市场、产权制度、涉外经济等学术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使身患重病,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对人民群众的福祉务求鞠躬尽瘁的责任心、使命感始终萦绕在这位老人心中。

这名潮汕籍经济学泰斗用其一生践行“追求知识、强国富民”的理想,给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潮汕籍经济泰斗萧灼基所培养和指导的许多学生在政、产、学、研各界都有突出表现,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才。资料图片

数十年来躬耕燕园桃李满天下

萧灼基1933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他先后就读于汕头聿怀中学、联合中学和第一中学,并曾担任联合中学和第一中学学生会主席、汕头市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长、学联主席。

萧灼基年少时就树立了“追求知识、强国富民”的理想,当解放战争的炮火燃到这个南疆小镇时,他已经能够用通俗的语言向劳苦大众宣讲马列主义常识。1950年3月,年仅16岁的青年萧灼基还当选为汕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3年9月,萧灼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因品学兼优于三年级就被推荐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苏星教授和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卡拉达耶夫教授。

在研究生班,萧灼基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获得了系统的经济学专业知识。1959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班毕业。

毕业后,萧灼基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担任了长达20年的助教。1979年,教育领域迎来了春天,萧灼基也迎来了学术的春天,仅仅用了7年时间,他就从助教一步步晋升为博士生导师。1986年,萧灼基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数十年来,萧灼基先生一直躬耕于燕园,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所培养和指导的许多学生在政、产、学、研各界都有突出表现,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才。

萧灼基不仅敢于挑战权威,还敢为人先,因而在经济领域享有多个“第一”和“最早”。资料图片

敢于超前敢于挑战权威

萧灼基先生在经济领域享有多个“第一”和“最早”:大陆第一位访台的经济学教授,我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专家之一,最早研究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专家和理论先锋等等。

“有人说我是‘以快取胜’,其实我是以新取胜,要的就是新观点。”这是萧灼基先生对自己的一个评价。“超前”可以说是萧灼基先生经济思想的最大特色,在学术上,他不仅敢于挑战权威,还敢为天下先。

1981年,萧灼基先生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一文,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设想,为推动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并因此获得1984年颁发的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他的“价格运行弹性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论”“证券市场与社会主义适应论”等理论在学术界和经济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极富学术勇气地提出“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商品经济下要率先强化市场经济作用”等观点,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前瞻性的理论贡献。

由于萧灼基先生作出的许多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和预测都得到了验证,他被誉为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由其主编的国内首批介绍股份制经济的著作《股份经济学》和迄今为止关于证券市场最全面系统的权威性工具书《中国证券全书》,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也被业内人士誉为“最贴近市场的经济学家”。

萧灼基先生对股市的真知灼见,使海内外许多金融证券专家叹服,其“保护股民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民利益”“股民的最大利益是赚钱”“不能为规范而规范”等论点至今仍颇具启发意义。因其在推动中国证券市场方面的巨大贡献,敢于为民建言的萧灼基与厉以宁“厉股份”和吴敬琏“吴市场”齐名,被大众尊称为“萧股市”。他还曾幽默地表示:“这个绰号还不错。”

多年来,萧灼基一直躬耕于燕园,著籍立说,教书育人,一生桃李满天下。资料图片

心系家国天下传承经世济民理念

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认为,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应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实现教育平等、加大医疗援助力度、发挥社会救助功能……

“学之大者,为国为民”。萧灼基先生秉承“经世济民”的理念,在参与政协工作之后,他的历次提案、大会发言等论述对关键政策的出台和深化改革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萧灼基先生发表了题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发言,提出大幅减免农业税,免费供应农村初中和小学生教科书、练习本和其他文化体育用品。三年之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被废除,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晶明撰文回忆萧灼基先生参加“两会”的场景——几乎年年“两会”,萧灼基刚一迈上人民大会堂台阶,就被几十名记者团团围住。一步一个问题,萧灼基边走边回答,36级台阶走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由会议工作人员把他“抢救”出来。因此获得了“台阶委员”“明星委员”的称号。

此外,萧灼基先生身体力行“经济学家必须贴近实践”的诺言,常年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工厂、科研单位等生产劳动一线考察,与当地工人、群众、领导干部交流意见。1992年10月,萧灼基作为大陆首位访问台湾的经济学教授,迈出了两岸经济学术交流破冰之旅的第一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近几年,即使身患重病,在病中的萧灼基先生还曾给国家领导人写信,谈他对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看法和建议。2008年,萧灼基先生如愿以偿在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之际出版了倾注其毕生心血的学术巨著《马克思传》,并再版了他1985年出版的《恩格斯传》,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此领域的成功探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而这些巨作,都是萧灼基先生在病榻中完成的。

(文章参考资料:《萧灼基先生生平》

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丹

编辑 陈圆圆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