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创客登上全国领奖台,他老爸说高交会要这样逛……

南方+

2017年的高交会已经来临,您是否打算带孩子去看展览?在看展览前,做好功课了吗?没有的话,来参考一下,以下这位父亲的方法吧。在深圳,有这样一位小创客,他的创客课堂不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还有展览馆和比赛现场。而他的父亲,正是他在成为小创客道路上的“私人教练”。

这位小创客名叫周奕辰,来自荔园小学三年级。周奕辰从一年级开始就登上了全国创客挑战邀请赛的领奖台,他和小伙伴们发明的“防近视纠坐姿节能阅读灯”,已经被科技公司“升级改造”后投放到市场。另一件小发明“智能安全骑行头盔”,也深受高校教师和创客们的好评。

避免走马观花,看科技展览有技巧

周奕辰的父亲周伟明是荔园小学的创客教育项目老师。因此,周奕辰从小就有机会和各种创新产品打交道,碰上知名的科技展览在深圳举行,他会跟随着父亲一起去现场感受最前沿的产品和技术,例如,日前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Maker Faire Shenzhen 2017展览。

每次参加展会前,周奕辰的家长都会提前“做功课”。像高交会这样的大型展览,要把整个展览全部看完有一定的难度。在观看大型展览前,恰逢学校里有开设相关的航空科普课,家长特意提前上网了解了相关展馆信息,“私人定制”了一条观看航空设备展览的路线,给孩子当起了讲解员。这条“深度游”路线不仅仅只是“看”和“听”,他还力争能够让孩子可以亲身体验。

除了参加展会,周奕辰还通过观摩父亲备课以及跟随父亲训练比赛团队来进行学习。在一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高年级同学组队去北京参加创客比赛。周老师分享了几条创客家庭教育的经验:一是通过多种途径给孩子接触新知识,例如观看纪录片,听讲座等。二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和所学的知识,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看展会路线。三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给孩子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四是鼓励孩子参加科创比赛,在比赛中学习。

以赛代练,在比赛中突破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小就开始戴眼镜,我们能不能发明一款产品,让他们免受近视的困扰?”于是,这款产生于赛前的“头脑风暴”的防近视纠坐姿节能阅读灯,在全国创客挑战邀请赛获得中小学组一等奖。

周奕辰和他的小伙们抓住了产品需要解决的两个“痛点”:一是要在学习的时候避免学生长时间持续用眼;二是需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他们综合考虑了制作过程和用户体验等因素,最终利用废弃的PVC水管、废弃的糖果盒、以及3D打印出来的转接头等材料,制作了这款台灯,成本约250元。

在展会中激发创意灵感,在赛场上检验产品水平。一个创意从产生到落地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被推敲,比赛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考验。周老师认为,参加比赛能让孩子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同时比赛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资源,给孩子打造创客氛围

在创新创业时代浪潮下,“创客”一词炙手可热。创客教育也成为新命题。对深圳来说,创客教育是城市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深圳发布了《深圳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使科技创新成为学生重要特长。

家长如何给孩子打造“创客”氛围?据了解,欧美创客往往都有在自己家车库或地下室中“自修自产自造”的经历,许多家庭会有自己的工作间,这些工作间培养了不少像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这样知名的创客。如今,编程技能走向“低龄化”,3D打印等技术的普及化,为创客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上海就已经出现了家庭创客空间,家长把家中闲置空间改造成为孩子的创客工作室。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家长像周老师一样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在给孩子开展创客教育。广州文德路小学五年级的高梓皓同学,在“2017年越秀区小学生电脑作品现场制作活动”中,获得了电脑编程一等奖。高同学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自学《Scratch创意动画设计》,并设计出一款躲避怪兽的游戏。从事高科技行业的父亲高先生,有空也会亲自指导。

“创客教育让孩子们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双创’的热潮给孩子带来了丰富的课外资源,这对鼓励孩子拓宽视野和提高动手能力有着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今后,我还会继续带孩子去参观各种大型的科技展会。”周老师如是说。

【撰文】吴治聪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李定;吴治聪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