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东陂石板街走上“复兴”路

南方日报

依托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东陂石板街走上了“复兴”之路。

深秋午后,东陂镇东陂村石板街(跃进街),69岁的老街坊方志松正在晒太阳。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残存着斑驳的痕迹,蜿蜒曲折两公里,藏青色的中式仿古路灯点缀其中,两旁是仿古青砖外墙的民居——老人、老街、老屋,东陂石板街的独特风景,跃然纸上。

“近日前来拍照的发烧友和游客多了。”方志松告诉到访的记者,这是因为石板街又变得古色古香啦!作为东陂镇乃至连州市最著名的老街之一,石板街曾经显赫一时,从明清时期至解放前,街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重要的商贸古道之一,更因街道用青石板铺就而得名。

随着时代变迁,石板街辉煌不再,古街古屋也残缺破旧,失去往日神采。作为连州市5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之一,东陂村在2016年启动了升级改造,核心地带石板街也迎来了复兴历程。

至目前,该镇整合各部门资金3800多万元投入到东陂主体村建设中,并带动了前江铺、草塘村等11条辐射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石板街“修旧如旧”成效明显,镇区新华路沿街商铺招牌基本实现统一化,亮化工程全覆盖……如今,走进东陂镇这个中心村,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东陂镇党委书记黄国辉告诉记者,该镇将以“古道、绿带”为载体,以“古街市井文化”为本源,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陂腊味”为特色产业,衔接连州地下河5A级旅游景点、东陂石板古街、冯达飞纪念馆等,配套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东陂村建设成为旅游综合服务型的新农村示范区。

 东陂村的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传承好历史文化资源。

政府引导群众支持▶▷

投入建设资金3800多万元

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中,连州市共有5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截至2017年9月底,该市累计整合各类建设资金1.2亿元,农村面貌发生喜人变化。

东陂村是连州5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之一。东陂村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4800人。“作为镇里的中心村,东陂镇党委、政府一直不遗余力推进东陂村的主体村建设。”东陂镇党委书记黄国辉告诉记者,东陂村的建设特色,主要依托村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结合东陂镇打造“生态旅游小镇”这一总体目标来推进。

为此,东陂镇明确划分东陂主体村功能区域,依托东陂石板古街、冯达飞故居、“东陂腊味”特色产业及“地下河景区”等发展优势,结合农村综合改革,以“修缮遗产资源、整治村庄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地方文化、打造旅游名村”五个方面对东陂村进行规划建设。

自示范片建设开展以来,东陂镇积极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已累计投入东陂主体村建设资金3800多万元,完成了示范片详细规划工作,启动了示范片主体村工程建设,带动了前江铺、草塘村等11条辐射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自从开展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建设以来,村里的环境变好了,道路变平整了,环境卫生改善了,大家的素质也随之提高了。村民能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建设热情更为高涨,我们开展工作也更顺利。”对于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建设带来的变化,东陂村委书记谢俊朝深有感触。

“在建设之初,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石板古街项目中出现村民占地问题等。”谢俊朝说,“其实主要还是村民对于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的了解不足,后来经过镇、村干部与村民不断宣传、沟通,村民也逐渐理解配合。村民明晰清楚其中的好处,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

东陂镇党委书记黄国辉介绍,在推进过程中,东陂镇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随着示范片建设的推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日渐增加,村民的建设热情也日益高涨。

东陂开心蛋糕店老板石小平告诉记者,村里启动规划建设前,店门口是一个烂泥地,雨天泥泞不堪,晴天灰尘扬面,“环境很差,也影响了生意。”特别是村子周边排水不畅顺,生活垃圾堆放无序。“这里毗邻地下河景区,平常就有不少游客前来,这样的村容,肯定影响东陂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随着示范片建设的推进,烂泥地铺上了水泥,污水排放得到了完善,生活垃圾有了统一收集,村庄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店铺门前干净了,行人也多了,群众是点赞的。”石小平说,东陂村本身就是个旅游点,村里建设搞好了,古迹修缮了,今后游客增多,我们这些街边小店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东陂村的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传承好历史文化资源。

修旧如旧▶▷

石板街的风采又回来了

平整坚硬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路边灯饰、别具一格的墙面装饰……走在修缮过后的石板古街上,谢俊朝感慨道,“现在的石板街与之前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介绍,之前的石板街路面破损严重,再加上排水不畅,尤其是雨天时会出现积水的情况,村民通行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现在石板路变得平整美观,排水畅通,环境卫生也更加整洁,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石板古街是东陂主体村建设的一大特色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7个空间重要建设节点,包括东陂文化广场、绿道、滨江公园、北面广场、古街入口广场、戏台广场、跃进街七巷广场和运动公园,主要进行外立面改造、环境整治、绿化种植及村标识标志安装等,总投资约1040万元。

东陂古石板街建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全长近2公里,在民间有“章龙”之称。石板街分为三段,现称东风街、跃进街、胜利街。古石板街用坚硬的青石板铺成路面,用临江河的鹅卵石砌成路肩,宽4米。街道两旁是林立的店铺,可见旧时商业繁华的景象,古街左边的店铺依良江河砌建,每隔几十米就有一道石阶码头通经街心,现存古街部份大门仍保留着广州、番禺大户人家木门的型制。

东陂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石板街全线进行修缮,通过石板街修缮及沿街整治,优化古街物质空间,同时激活以石板街为基础的生活和商业活动,展现古街文化,让石板街重现往日繁华旧景,增强石板街居民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延续传承悠久历史。

“石板古街于2016年12月初正式开始施工,目前工程进度约占总工程量70%。”东陂镇镇长黄志辉介绍。目前,石板街路段已全线铺埋雨污管网,部分路段已恢复原有的三段式石板路形式(中间石板两侧鹅卵石),达飞巷路段修缮工程已经完毕,示范段外立面改造也已投入建设,广场、公园已完成基础建设,全线主体工程预计11月底完成。

“房子外墙以前是简单做了粉刷,今年9月政府帮我们贴上了仿古青砖,整个房屋好看多了,也跟石板街的风格很相宜。”家住跃进街136号的老街坊方志松告诉记者。

69岁的方志松祖籍安徽,祖上200年前来此定居,见证了东陂石板街的兴衰。“在儿时,整条街都是店铺,每逢圩日人来人往,可谓繁荣一时。我祖父那时在街边做成衣店,生意很旺。”

蹒跚学步、嬉戏、挑水、上学、成家、建房……光滑而布满痕迹的石板街,见证了他从童年到古稀的时光。“之前,因为机动车增多,开进街上辗压,加上保护不够,石板街路面变得坑洼、残缺,两旁房屋外墙颜色各异,千年古街失去了韵味。”老人回忆道。

现在,石板街路面得到了修缮,街旁房屋进行了统一的外立面装饰,装上了古朴的路灯,方志松感觉古街的风采又回来了。“没有大修大补,保证了基本原貌,干净整洁光亮了,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

 沿街商铺招牌样式统一,东陂镇区让人耳目一新。

村庄基建大完善▶▷

镇区全亮化招牌样式统一

通过示范片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完善。“目前东陂镇已基本实现镇区全亮化。”黄志辉说,目前东陂已投入约70多万元在镇区新华路实施亮化工程,投入50多万元在东陂段二广高速引线及114线省道镇区路段实施进行亮化工程,投入30万元在石板古街、横街安装古式灯饰。

“以前的路灯比较晦暗,而且每到晚上11点多就会关灯,现在实施亮化工程后,路灯更加明亮,再加上亮灯时间一直延长至早晨。大家走夜路时也更加安全放心,惠及每一位村民。”谢俊朝说。

东陂镇还结合“六乱”整治,在镇区新华路实现沿街商铺招牌样式统一。新华路的清雄酒家老板谢清雄深知其中的好处,“之前我们是用那种立式招牌,一遇到大风就容易倒下来,现在统一招牌,变得更加安全、美观、有特色,也更容易吸引顾客关注。”

东陂镇还计划投入100万元对冯达飞将军纪念馆、芝兰学校、谢氏宗祠等23间旧青砖房进行维修改造,打造成为公益性古建筑群参观景点。

“这些古建筑有着将近3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年久失修,往往出现屋檐漏水、墙面脱落的情况,甚至面临倒塌的危险。目前相关的修缮工作刚开始,主要是对墙面、柱子等的加固工作。”谢俊朝介绍道。

位于东陂镇辖区的冯达飞纪念馆共分冯达飞青年时代、广州起义、百色起义立头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位飞行员、红色教官功勋卓著、新四军、铁窗烈火等十个主题,选用人物照片、集体照片、实物照片、地图照片、战斗照片、遗址照片、题词照片等主题图片50多幅。

纵深

创新奖补措施 实行网格化管理

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体现村民主体作用,有效促进项目建设进展,连州市大胆创新,制定了《连州市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主体村以奖代补实施意见》,通过以奖代补与招投标两种方式携手共同推进建设,激励村庄主动建设,保障建设活力。即通过招投标方式重点打造5个主体核心村及连片效应,以奖代补激励17个辐射村,示范带动23个非主体自然村参与建设。目前,辐射村以奖代补建设资金1142万元已全部下达至镇政府,由镇政府统筹监督使用;主体核心村以奖代补机制将在项目建成验收后全部落实。

除了连州市制定的以奖代补机制之外,东陂镇自身也创新了奖补措施,加大奖补力度。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东陂镇提高奖补措施,全面开展“三清两拆一绿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东陂镇“十三五”期间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由镇财政给予每人每年2元的奖补进行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并对开展较好的自然村,给予奖励(250人以下一次性奖励3000元、250人以一次性奖励5000元),切实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助力新农村建设。

在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进程中,东陂镇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比如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东陂镇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负责网格化管理。

该镇制定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结合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将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划分到每个自然村,强化各个领导干部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事事有人理、村村有人管。建立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台账,实行工作进展一周一上报、一月一排名制度。建立督查、巡查机制,由镇农改办、纪委负责不定时巡查、检查和反馈,同时将工作成效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绩效、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内容。

数看

东陂镇省级示范片主体村建设

完成示范片区东陂镇前江村至西岸镇石兰寨村旅游公路实地测绘规划工作,其中属东陂镇境内约公路总长2.2公里,预计投入855万元进行建设。

实现巷道硬底化。投入80多万元对东风巷及胜利街横巷等六条横巷进行路面改造工程,铺设青石板,增加绿化实现亮化。投入60万元铺设牛皮塘水沟、建设公厕和改造篮球场一个。

投入150多万元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启用2台垃圾收集车进村收集垃圾,修建擂台洞垃圾中转站,在87个自然村放置300多个垃圾桶,确保各村有垃圾收集点。

开展对镇区入口公园、八角凉亭、牌坊、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等项目进行建设,总投资300多万元。

【记者】黄津 实习生 杨溢子

编辑 李文晶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