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佛山邮件快递量将超2400万件!揭秘购物狂欢背后的快递江湖

南方+ 记者

“双11”,一场购物的狂欢,一次货物的大迁徙。

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8.5亿件,同比增长29.4%;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3.31亿件,同比增长31.5%。

在佛山,快递行业也捷报频传。“双11”期间(11月11日-16日)佛山收寄的邮件、快递业务处理量将超过2400万件,同比增长超50% 。“双11”当天,德邦快递佛山区域收派件接近12万,创业务新高;顺丰在佛山业务预计增长3-4成;EMS更是在“双11”前夕已在佛山各口岸挤压7、8万件国际快件,比增近6成。

德邦的分拣装运现场

有人说,中国的电商产业建立在上百万快递小哥肩上。其实不仅电商,快递业是很多行业的加速器。

在制造业重镇佛山,每天都有无数产品从工厂发出,在车轮上几经辗转,流入千家万户;同时也有无数产品从外向内涌来,被派送至家门口。在佛山强大制造业和与日俱增的消费市场体系背后,支撑两者发展的快递江湖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当下本土快递品牌少见的佛山,又如何做好快递物流经济的功课? 

快递区位:

佛山成为粤西转运枢纽

在购买力的日渐攀升下,如今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而在兼具生产力与消费力的佛山,近年来快递业务量与收入更是呈现出可观的增长。 

据佛山市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目前佛山全市共有独立许可快递企业190家,分支机构备案550家。今年1-9月,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积完成26460.43万件,同比增长37.5%;业务收入累积完成34.26亿元,同比增长40.3%。而在2015年与2016年,佛山快递业务量与收入增幅均分别保持40%与30%以上。 

潜伏在佛山的数百家快递企业以全国品牌的快递企业居多。“与其他地方一样,佛山快递企业呈网格型分布,主要采取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自营型,比如EMS、顺丰,另一种是加盟型,以‘四通一达’为代表。” 黄永坤说。 

这意味着,佛山的快递业江湖主要由几大发展多年、行业地位稳固的知名、龙头快递品牌占据。而无论是顺丰、EMS、德邦等老牌快递物流企业,还是京东、唯品会等自建物流的电商巨头,争相抢滩佛山这一制造重镇,在此建设规模化的分拣中心以接近货源,成为常见策略。

据悉,各大快递品牌在佛山建有的规模化分拣中心超过十个。其中多数中心的战略定位是辐射珠西和粤西地区的快递物流业务。

“顺丰在佛山有4个分拣中心,属于二级分拣中心。其中顺德1个,南海3个,最大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主要辐射肇庆、云浮等城市。我们在广州、深圳的一级中心则辐射整个华南地区。” 顺丰集团公共事务部佛山区总经理袁丽娟表示。 

德邦快递在佛山则只设有一个位于顺德、占地12.6万平方米的分拣中心。而作为德邦的粤西总部,其业务辐射半径涵盖中山、珠海、茂名、湛江、云浮、阳江等多个珠江西岸和粤西城市,是粤西的转运枢纽。

企业之变:

向综合型物流供应链商转变

佛山的快递业务水平在整个广东又处于什么位置?佛山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佛山快递业务量在广东大概排在第四位。“深圳、广州是整个广东的枢纽和中心城市,物流量自不必说;东莞外贸、港口物流发达,快递量也大;此外像揭阳这类淘宝村活跃的城市,快递业务量也不可小觑。” 

在所有的快递业务中,来自佛山制造大企业的订单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去年,天猫“双11”的首单花落三水芦苞,包裹装着的是一个美的榨汁机。去年“双11”前,菜鸟联盟与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合作,通过大数据计算,美的将库存货品提前下沉到菜鸟联盟分布在全国的仓库。 

“今年,以菜鸟联盟为代表的物流供应商更加平台化,利用大数据预测帮助更多企业将货品提前放到各地仓库,进行落地配,并将数据共享给佛山快递公司,促其优化资源配置。”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国际速递分公司总经理黄永坤说。 

此外,电商平台也是物流快递配送商的主力客户。去年“双11”,佛山小家电电商SKG选择了顺丰物流;南海的凯仕乐则把大部分货物提前送入京东仓库,由京东进行全国配送。 

“快递企业的服务对象和业务越加多元化,” 德邦物流佛山分公司总经理吴远锋说,目前德邦的业务涵盖大件货品物流与小件商品快递,合作伙伴囊括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美的、格兰仕、北极熊、浪鲸、佛照明等行业、体量各异的佛山企业。 

未来只有综合型物流与供应链企业才能适应并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吴远锋说。

行业挑战:

保障“最后一公里”配送通达性

尽管佛山快递业务增长快,但在市场洗牌加快、企业转型与新技术层出不穷等变数频出的快递行业,挑战仍然不少。

据佛山佛山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当前快递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竞争层次不够高,被动适应特征突出,服务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行业服务广度不断扩展,但是中高端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同样突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形势和任务也依然严峻。”

对于佛山企业来说,最为现实与迫切的压力,来自于配送“最后一公里”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困扰。

“ 此前最常用来配送的是电动三轮。对于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配送,电动三轮车能确保最佳运货量,且使用灵活、利于保证时效,能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最佳性价比。”吴远锋说,受“禁摩”影响,电动三轮车使用受限,需要企业调整配送策略。

目前,佛山市邮政管理局共争取到2100辆特种摩托车供快递企业骑行。为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通达性,企业也各出新招。比如,德邦的策略是将门店开到各社区门口,就近散货配送;顺丰则投入新能源车辆代替电动三轮车。

除了末端配送交通工具,一环限货、车辆需绕行同样影响企业业务。

袁丽娟表示,对于分拨中心围绕一环分布、运输配送依托一环而生的顺丰来说,这影响了配送时效。“尤其年底是业务旺季,运输压力很大,我们有200辆车在一环跑,车辆绕行可能会造成商品无法及时送达。”

还有的快递企业表示,虽然货车通行一环可以办通行证,但在禅城拿证通常要3个工作日,仍会减少企业运力。

为此,“双11”期间,佛山市邮政管理局也和相关部门沟通,为快递企业制定了更优的一环限货绕行方案。


■关注 

佛山是否需要本土快递品牌? 

专家:先找准经销商积累实力更重要 

快递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主流行业,可以令制造业与服务业实现对接,并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表示。 

他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看,佛山位于珠三角的中心地带,在物流配送区位上具有优势。再加上同时接近生产者、消费者,无论是企业之间的配送还是终端的配送,佛山都具备良好发展潜力。

然而在佛山的快递业发展中,有一个现象引人注意,那就是当下几乎没有本土的快递品牌。相较之下,与佛山同为制造业大市的兄弟城市东莞,却涌现了不少诸如联昊通、速尔等本土快递品牌。据统计,东莞本土快递企业坐拥全市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有快递企业认为,本土快递品牌少见的现象,和佛山产业结构有关。在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佛山,对于早期生产的一些批量大件产品来说,快递并非最适合的物流方式。

此外,在电商时代,林江表示,很多大型的电商平台已有既定的物流体系,比如天猫是外包的物流、京东是自有物流,对佛山本地的快递品牌依赖并不大。

“佛山发展快递产业,不需要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打造本土品牌。对企业来说应该先找到经销商,只为一两家经销商服务,把品牌打响。这个品牌可能不是最早自创的牌子,但可先积累实力,然后再自立门户。”林江说。 

他强调,整个物流快递体系都在进行“洗牌”,实力不足的企业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比品牌和规模更重要的,是先充实企业实力,完善行业生态。

【记者】吴欣宁

【见习记者】黄舒旻

【图片】戴嘉信

编辑 肖霞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