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村还是番村?
很多小伙伴都傻傻分不清。
今天,小编用一组“回忆杀”
告诉大家答案。
来,一起走进禅城这条美丽文明村居吧。
番村的年轻小伙伴,你知道你村地有多大吗?小编给你po张图就知道了。
潘还是番?答案是↓↓
南宋末潘姓始迁此建村,其后有黎姓、劳姓先后迁来;为了定村名,三姓人开会研究,同意始迁建村的潘姓的“潘”字,去掉三点水为“番”,改“番”为地名,名为“番村”。现在的潘一村则保留先祖潘姓的“潘”字。
潘村村,别名潘一村。潘村村始建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始祖魁居公于宋高宗年间从北方迁至南雄珠玑巷;魁居公后人潘荣祖为避胡妃之乱,从南雄珠玑巷迁到潘村村。
劳地村:“龙”的传说
说起劳地,大家都会想起村内有条路——“桂阳大道”,因为劳氏始祖原籍桂阳郡,为了纪念原籍郡名所以取名为桂阳大道,村民走在大道上,仿佛在追溯氏族历史。
而其他小伙伴可能经常经过佛山世纪车城,殊不知其实这里正是劳地村的“地头”。
其实,劳地村里面还藏着凝固的时光,有空来走走吧。
劳地村现存1座宗祠——利谦劳公祠,始建于明代末年,占地面积约400㎡,三间两进,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屋脊彩绘“福禄寿喜全”图,墀头砖雕。
这座宗祠可是有来头的呢。南海虫雷岗堡小伍公为劳地族人先祖,其长子从禧与南宋高宗同年生,恩赐将仕郎;从禧的儿子古峯(讳敬字利谦)南宋时迁至这里,为番村劳地族人的始祖,这座宗祠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
走至门前,小编便感受厚重而沉稳的历史沉淀感。那“龙”的传说在哪里?
就在这!
劳地村村口有一座很小的神社——见龙社,它的石碑神位上刻有“见(读“现”)龙社稷之神”字样。相传,伦文叙还没高中状元的时候,经常睡在此地的石头上休息;有一次,乡民经过看到石头上金光闪闪,隐约看到一条龙,当走近一看发现只有衣衫褴褛的伦文叙,大家都非常惊讶。后来,乡民们为了纪念在此处建了见龙社,后人也经常过来祭拜保佑儿女聪明伶俐。
逢年过节,后人也会来神社前祭拜,保佑子女读书聪明伶俐。告诉小编,妈妈有经常帮你去祈福吗?
招地:不是“蕉地”
有些小伙伴儿时老是听父辈说起招地,都以为是种香蕉的地“蕉地”,估计都是一群吃货的想法。
村村都有祠堂,招地村同样也有。
同村人有喜事,还是会在这里大摆宴席,现场可热闹了。
过去,招地子弟就是在慎远家塾读书识字。虽然门前爬满青苔,但真是这份沧桑带给了村民一份厚重之礼,让后代都重文化、懂礼仪。
黎地:带你穿越历史
黎地村因族人均姓黎而取名为黎地村,别名联星村。
走在黎地村里,你不会闻到“泥地”的味道,但却仿佛走在了旧时东华里的街巷里,摸着灰青色的青砖墙,踏着水泥地,静下心来感受这条被“遗忘”的小村落,你会感觉秒针都想就此停歇,不想转动。
久违的趟拢门、铁窗,埋藏了多少代人的记忆。
走至这座看似90年代的建筑门前,没人想到推门而入,竟会“穿越”到另一个“年代”。
当年的木匾、雕塑、壁画仍保留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黎地人。村中结婚生子、满月等喜事都会在这祠堂大开筵席,载满了黎地人的回忆。
潘村:禾花诞祈福
经常路过盛南新都、新华艺装饰材料物流城的小伙伴,恐怕被车水马龙所定神,忽略了一旁有着3座祠堂,仍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的小村落。
潘村现存3座祠堂,分别为遗安潘公祠、东山潘公祠和远所潘公祠,其中遗安潘公祠为后人研究岭南祠堂建筑及当地宗族谱系、祭祀民俗等提供许多实物资料,贡献多多哦~
虽略显残旧,但这就是时间送给我们的礼物,送给潘村人的回忆,让我们如今依然可追溯宗缘,探寻历史。
而提起潘村或者整个番村,最出名的应该是当地的禾花诞了。
禾花庙(左)始建于清代,重修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供奉禾花娘娘三姐妹。文武庙(右)始建于清代,重修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当天,村民都会舞狮庆祝,番村全村男女老少、潘氏族人都会相聚一起,祈求禾花娘娘庇佑,祈求风调雨顺。
而潘村更是名人辈出,获得中国雕塑学会授予“雕塑终身成就奖”的潘鹤、“佛山市首届十大名中医”潘国良……潘村人你能说出多少个?
名人辈出也不奇怪,过去潘村子弟就是在绍辉家塾、翘峯书舍等地刻苦学习。现在的潘村人也应该传承这种优良传统哦~
黎地村80后的村民想起儿时,都说比较深刻的记忆就是幼儿园和小学放学后,老跟同学到对面的小卖部吃零食,非常怀念那段时光。
如今,整个番村也有了新的变化。
近年来,番村对鱼塘污水管网、环境整治提升等工程进行了改造升级,村民现在的生活环境也随之越来越美。
番村的你姓招?姓黎?姓劳?还是姓潘?
这些年番村的日新月异,
你都陪伴着它成长吗?
快来分享一下你与番村的“那段古”吧~
【来源】禅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