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周前,广州圣心国际幼稚园的元元妈妈就接到了幼儿园老师发来的短信:一周后就是万圣节啦,可以为小朋友准备一些特色的服装和面具,和同学们一起过节。“感觉女巫、僵尸什么的还是有些吓人,最后给孩子买了一套美人鱼的装扮。”元元妈妈说。
万圣节,你接到给孩子“扮鬼”的任务了吗?孩子应该过万圣节吗?
幼稚园:将万圣节活动办得有趣,而不是恐怖主题
万圣节,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近年来在国内的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浓郁,有人质疑让孩子过早地接触恐怖气氛并无益处。
对此,广州圣心国际幼稚园副校长周青青表示,通过举办万圣节主题活动,可以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给日常的课程增添亮色,也可以在活动中让孩子了解万圣节的由来、时间、习俗等西方文化,对于小朋友来说这种体验式而非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更易于接受。“我们也注重将万圣节活动办得更有趣,而不是恐怖主题。实际上,有大概15%的学生并没有准备服装,但是来到幼儿园以后,老师也会为他们简单打扮,他们也能够玩得很开心。”
在幼儿园的万圣节派对上,老师在学生的脸上画上装饰物,学生则亲手制作南瓜灯、手工饼干。“我们不提倡孩子把手工作业带回家里,给孩子和家长增加额外的负担。相反地,在万圣节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还可以把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我们觉得这样更有意义。” 周青青说。
在活动将中西方文化教育融合起来
也有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在小的时候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周青青认为,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注重西方节日并非意味着忽略了传统节日。除了万圣节,广州圣心国际幼稚园、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广州新节奏幼儿园等均在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了活动,孩子们在节日里包粽子、做月饼,玩得不亦乐乎。
而有的教育机构,则寻找到和万圣节主题相关的中国元素,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家喻户晓的“妖魔鬼怪”——《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蜘蛛精,《山海经》蠃鱼、孰湖、穷奇等,在活动将中西方文化教育融合了起来。在明师教育举办的中西对碰的万圣派对,英语老师向孩子演绎了万圣节的文化,带领孩子用英语进行情景再现;语文老师带着孩子畅游古希腊、古埃及、北欧的神话世界,感悟古埃及人特殊的死亡观与动物崇拜,对比了解中国《西游记》《白蛇传》《聊斋》中的鬼怪形象。
【记者】陈芳庭
【校对】冯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