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广东新国企”系列报道之四十四——广新控股集团所属宝金畜牧有限公司:加快从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生态农业转型升级

广东国资
+ 订阅

宝金畜牧有限公司是为满足港澳市场活猪供应,于上世纪90年代专门创建的生猪养殖企业。2011年来,宝金畜牧有限公司,紧紧聚焦生猪养殖板块,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内强管控激励机制,外集产业优势资源,攥紧拳头专攻生猪养殖,不断推进企业从传统养殖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迅速崛起的新星企业。年出栏商品猪从2万头增至2016年近20万头,营业收入近5亿元,港澳活猪市场占有率超过10%,居全国生猪出口量第一。

一、持续推动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深化改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催化剂。2011年以来,宝金畜牧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内部管控模式,为公司的提速增效、科学发展积聚了强大动能。

一是重塑体制机制。2011年,宝金畜牧有限公司引进香港广南行作为合作伙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并由股东聘请专业中介公司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在企业法人治理架构上真正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是强化市场激励。建立健全市场激励机制,推行骨干员工持股计划,激发经营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薪酬管理上,面向市场大胆尝试,探索建立“贴身经营、贴身分配”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增量奖励为主体,把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有效激发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加强成本管控。针对大宗物料采购、商品猪国内销售等容易滋生廉洁风险的重点环节,实施集团式管理,在组织架构上建立起“使用、购销、品控”三位一体的管控模式,做到多方牵制、相互监督,从源头上、制度上把住成本关。2016年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0%。一些列改革措施的落地生效,实现了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再构重塑,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内部核心凝聚力,产生了强大的人才聚集效应,一批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竞相加入,推动了公司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重点猪场”。

二、整合优势资源,善于借势发力

宝金畜牧有限公司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养殖企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起点较低。这几年,公司在发展战略上不贪大求全,坚持聚焦生猪养殖这个主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企业标准,善于借力做事,把着力点放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上,集众优为我优,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的发展路径。

一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整合技术资源。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科研项目需求开展项目开发、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优秀党组织共建等多形式、多层面深度合作,申请设立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企业技术快速提升,成为广东省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猪场之一。每头母猪每年提供上市超出21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8头。

二是利用市场配置机制整合产业资源。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为我所用,通过中央采购、公开招标,选择与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的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在种猪选择上,与台湾福昌猪场合作,引入最先进种猪,确保优生优育;在饲料采购上,与行业龙头上市企业深圳金新农公司合作,2016年配合实现平均每头猪的饲料成本下降超15%;在兽药与疫苗使用上,通过业务的外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三是借助本土企业整合基础资源。通过几年的探索,公司确立了“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生态农业、种养结合”等适合自身快速扩大产能的产业开发模式,加强与拥有本地化资源优势的战略伙伴一起推进宝金生猪养殖事业的创新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与汕尾金瑞丰公司前期合作两期共3.5万头商品猪示范基地成功达产之后,目前第三期5万头猪苗配套项目将于年内正式投产;与河源三友集团在东源县合作建立15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目前已通过项目审批,进入筹建阶段。同时,公司还在肇庆怀集、四会与河源紫金、和平等地完成多个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土地储备,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几年来,公司发展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区)”优秀企业等荣誉。

三、创新管控模式,科学防范风险

畜牧养殖行业面临着价格周期波动大、生态环保要求严、食品安全标准高、疾病防范难度大等安全风险因素,哪一个环节把控不到位,都可能产生影响企业发展的“黑天鹅”事件。这几年来,宝金畜牧有限公司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生产标准、创新管理流程,有效防范和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

一是强化质量品质管控,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以业内龙头养猪企业为标杆,严格执行供港澳活猪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通过种源筛选、科学管理、生产控制和克服短板等加强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金字招牌。2016年,在供港大猪拍卖市场,公司供港生猪价格跃升第一集团,多次获得拍卖价第一名,有效减少了价格波动周期影响,确保了盈利最大化。

二是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应对防疫疾病风险。先后引进1名博士、4名硕士等20多名专业人才,打造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大幅提高猪场的自动化及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增强疫病防治能力,降低疫情发生率,提高了生猪养殖全程成活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三是强化绿色生态建设,应对环境安全风险。按照美国先进“工厂化”生产模式实施旧场改建与新场建设,通过建设世界银行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升级环保处理设施,不断提升企业在养猪全过程环保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走开了“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目前,公司拥有4项授权发明专利,多个产学研项目获省级市级科研立项,其中2项分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生产效率及生产效益均跃居行业前列,成为了现代化生态农业的标杆企业。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