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
10月27-30日举行
今年,新展地
在新落成的阳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今年,新客商
更加注重吸引欧洲、俄罗斯、亚洲地区的客商
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参会
今年,新展区
国际展区、亚马逊全球店专区与阳江手信“一条街”
新一届阳江刀博会约定你
昨日上午,刀博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市内外媒体记者介绍相关筹备情况。本届刀博会以“构建五金刀剪展示交易平台”为主题,集宣传、展示、推介、贸易、研讨于一体,致力于促进阳江五金刀剪产业与全国、全球五金刀剪行业交流合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销和出口,提升阳江市“中国刀剪之都”的影响力。
往届刀博会资料图
本届阳江刀博会展场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共设置标准展位400个,其中五金刀剪产品展位230个,五金刀剪品牌展位50个,工业设计成果展位20个,五金机械及原辅材料展位100个,并创新设置了国际展区、亚马逊全球店专区与阳江手信“一条街”展区。除展示高档刀剪产品外,镭康激光、大族激光、科冠机械等40多家知名机械制造企业也将展示新的智能化机械设备和新材料等。
往届刀博会资料图
刀博会期间,除举办国际名刀展外,还将举行五金刀剪全球采购基地授牌、工业设计大奖赛、创新产品发布会等活动。
说到阳江刀博会
必须要聊一聊阳江刀
聊一聊阳江这座“刀剪王国”
阳江,一座柔情万种的滨海城市竟囊括了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美容化妆工具中心、中国脚轮中心、中国脚手架中心等称号。
这片土地,究竟怎样搭建起了一座“刀剪王国”?
阳江刀剪的“前世今生”
2016年10月,第15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在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隆重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专业客商来到我市参展参会,了解刀剪及相关行业最新发展成果,共商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从2002年起,一年一度的刀博会已连续举办16届。
据考证,阳江制刀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被周恩来总理赞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了大量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宣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的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今阳西一带)令,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城内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其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此为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发展之源。
至清同治年间,阳江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其生产地点即现在阳江市区打铁巷。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何传利铁匠制作的“文武刀”,时价卖至每把4毫白银,当时国内著名酒楼都向何传利定制菜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阳江铁匠梁季芙制作的“季芙小刀”在“何传利文武刀”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更新,以其锋利、耐用、美观而在全国小刀评比中获奖,选送世界博览会参展。从此,阳江小刀遂闻名海内外。
阳江小刀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阳江十八子集团董事长李辉回忆,梁季芙用汽车的弹簧钢特制一把牛角柄金铜头勾尾竹叶形小刀,用来披削石竹节既不卷口,也不崩口,锋利无比。渐渐有人跟他索要,索要小刀的人多了,梁季芙便开始专门研制小刀。他生产出来的小刀造型奇特,小刀前端特别尖锐锋利。由于锋利实用,梁季芙制作的小刀千金难求。在当地,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形容梁季芙:“一日三把刀,吃用够花销”。
而阳江剪刀的锻造历史,民国十四年版《阳江志》有记载“铜器·小刀花剪俱佳,货行远近”,说明了阳江当时的剪刀锻制技艺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在产品质量、外观造型等方面都有好的口碑。据《阳西县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织篢镇的刀剪制作已成为传统产业,以织篢河为中心,沿岸两边分布很多刀剪制作的家庭手工作坊。民国时期,织篢镇有张世伦、毛连、郑水生、郭伦、冯众、何辉等出名的刀剪师傅,其中尤以张世伦的刀剪铺最为著名,故当地有“世伦刀剪”之誉。
看似冰冷的刀剪
在阳江人的眼里却是充满热度的
就像人们在文字里读到人生
阳江人在这些“刀剪”里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公私合营制度,阳江将民间制作菜刀、小刀、剪刀及铁器的家庭作坊联合起来,组建了阳江城区的阳江县国营小刀总厂(1988年更名为阳江市国营小刀总厂)和阳西县城的织篢五金厂,形成了两大刀剪生产厂家。在单一的计划经济下,国营阳江小刀厂一枝独秀,曾留下过辉煌的历史:由初期的500人发展至1700多人,为当时国内最大小刀生产厂之一。1982年小刀出口50万把,1986年和1988年相继获部优、国优产品,1991年产值达2亿元,为当地人炫耀一时。
往届刀博会资料图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富有活力的个体、民营刀剪企业横空出世,体制陈旧、管理滞后的国营阳江小刀厂不堪冲击,元气大伤。1992年前后,国营厂开始走下坡路。1997年,国营阳江小刀厂寿终正寝,结束了阳江小刀发展的一段光辉历史。其他国营、集体企业也纷纷改制,阳江刀剪业进入以民营为主的阶段。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阳江十八子”“银鹰”“永光”“金辉”等民企,开创了阳江小刀的新时代。在继承传统小刀制作技艺、剪刀锻制技艺的基础上,其创立的各个品牌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还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把“阳江小刀”品牌推向世界。
往届刀博会资料图
正是这些知名刀剪品牌的树立,使阳江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美容化妆工具中心”“中国脚轮中心”“中国脚手架中心”先后落户阳江,市场覆盖国内各省份和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的阳江小刀
花色品种千变万化
已从普通的日用刀具发展到专业工具和特种工具
每个大企业的产品样板房都像博物馆一样琳琅满目
一把小刀、一把剪刀
撑起一条完整的五金刀剪产业链
阳江变成真正的“刀剪王国”
欢迎来阳江走一走
交一位阳江朋友,带走一把阳江刀
“赠人刀具,利人利他”,是阳江人的习俗
来源|阳江日报
图片|资料图
编辑|张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