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永旺超市年底告别中环广场!广州环市东商圈唯一大型超市将撤出

咩事
+ 订阅

10月10日,广州中环广场永旺的门口贴出了年底停业的告示。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南都讯 记者赵安然 正值国庆消费旺季,10月6日,广东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广东永旺)发布公告,决定分别于今年11月30日和12月31日关闭东莞花园广场店和广州中环广场店。南都记者昨日证实了这一消息,广东永旺方面称撤场是基于优化布局,广州中环广场店租金太高而客流量太少。

去年以来,中环广场所在的环市东商圈里多个奢侈品牌流失,如今唯一的大型超市也将撤出,环市东商圈转型之路该如何走?

租金高、客流少导致门店亏损

广州中环广场店门口也已设置年底关店的提示,10月10日下午超市一层客流量不小,有顾客咨询关店后会员卡互通问题。家住附近的赖小姐向记者表示,环市东和建设路周边就只有永旺一个大型超市,如果撤出了,他们只能去中山路或者到天河区购物。

据了解,永旺中环广场店是百货超市(GMS)业态,5层共3万多平方米,一层是食品和日用品超市,二至层是百货、及家具、儿童用品等。广东永旺有关负责人坦言,关闭中环广场店最主要是因租金太高,拖累了门店业绩。该人士分析,中环广场地处环市东商圈边缘,一方面与天河靠近,天河有三家永旺超市,另一方面,中环广场是“封闭式”商场,周边以居民和少量白领消费为主,经营6年来客流量并不算大。

截止目前,广东永旺在全省共有21家门店(含年底关闭的两家店),如金沙洲店是国庆前新开业的。上述负责人指出,即使面对电商冲击,超市的生鲜、熟食等品类有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品类毛利率低,一旦租金过高导致亏损,超市就会考虑经营前景而进行优化调整。

资料显示,永旺是较早进驻中环广场的租户,而且3万多平方米的承租面积,是撑起了中环广场北塔的主力店。中环广场管理公司方面表示,永旺撤出后,北塔将不再引入百货业态,未来的经营方向以体验为主。

经历过多次业态调整,中环广场南、北塔目前以餐饮和儿童教育、电影院等体验业态为主。有商场观察人士指出,由于垂直动线设计不合理和南北塔的“建筑硬伤”,中环广场低层对高层的导流不明显、南北塔客流不互通,高层租户的经营缺乏支撑。同时,除了餐饮吸客,中环广场没有太多有吸引力的业态,对超市租户而言,既不能带来消费客流,也不能提升知名度。如果在租金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超市会考虑放弃这一门店,而保住整家公司的总体利益。

环市东商圈“放低身段”找出路

永旺超市的撤出,不仅让中环广场失掉了主力店,更让环市东商圈失去了唯一的超市。自去年下半年起,环市东商圈就陆续流失多个奢侈品牌,从LV、GUCCI、D&G,到友谊商店的巴宝莉、卡地亚专卖店,环市东商圈的商业格局悄然发生改变。

去年初,南方都市报曾报道过环市东商家抱团转型(详见2016年01月21日南方都市报GA08版)。环市东商圈两大高端商场丽柏广场和友谊商店在今年的调整中引进了不少高端的体验业态,早在2015年高端消费下滑的之时,丽柏广场开始布局体验业态,今年底即将开出的LVMH集团旗下高端餐饮品牌COVA广州首店。友谊商店应对大牌的“出走”,改为经营集合店,原卡地亚等多个名表的主力店面,改为钟表珠宝集合店,鞋类和女装也往集合店和体验店的模式转型。

商场观察人士指出,随着广州的消费东移,天河路商圈吸引力高于环市东,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据悉,天河路今年的销售额将突破万亿元,成为中国首个万亿级商圈,国际品牌和奢侈品也陆续从环市东转移到天河路,环市东该如何转型?上述人士认为,体验业态是转型的方向之一,但不能盲目地做餐饮,“环市东曾经高端,如今有点高端不来,却又不愿意放低身段做社区商圈的尴尬。”他建议,在保持高端服务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环市东和与更多商务和社区结合,找到自己的出路。

本文版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且为未见报内容。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获得转载授权,请联系南方都市报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