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长假刚刚结束,广东省省属企业重组整合传来重大消息。南方+记者从省国资委独家获悉,省属国企整合首单正式在高速公路板块落地。
根据方案,以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交通集团”)为主体,整合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电服”)和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粤交投”)。
重组整合后,省交通集团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500公里,管理的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资产规模和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在全国省属交通企业排名第一。未来,省交通集团将以市场化、法制化为原则,搭建省级高速公路及相关产业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平台,促进我省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省交通集团二级单位将至少压缩5家
根据方案,省属高速公路板块企业整合路径主要是:
南粤交投:出资人为省人民政府,由原来授权省交通运输厅履行出资人职责,调整为授权省交通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重组后维持政府还贷高速公路项目性质不变,仍按照“收支两条线和保持既定的投资和债务偿还方式”。
联合电服:无偿划转省国资委持有的联合电服51%股权至省交通集团;联网收费拆分结算和ETC运营工作,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行政管理和监管,交通集团负责具体运营。
重组后,省交通集团对内部同质化企业和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分步改革重组和压缩管理层级,力争重组整合后的二级单位由初期的19家重组至不超过14家。
省交通集团构建五大板块业务
根据方案,重组后,省交通集团出资人为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省交通运输厅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省财政厅按国家和我省的预算管理制度履行职责。
省交通集团对省级管辖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运营统管理,构建“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出行服务及物流、智慧交通施工和设计及监理、土地等配套资源开发”五大板块,建立集约化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其中,“公路投资建设运营板块”形成经营性和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统一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专项考核”的管理体制,按财政部会计准则要求核算。将相关企业纳入“智慧交通板块”,按照协同效应和产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力争该板块实现上市。
员工“资产随业务走,人随资产走”
按照方案,联合电服、南粤交投的员工按照“资产随业务走,人随资产走”的原则,整体转接,平稳有序,妥善安排岗位;退休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管理。省交通集团班子按照省属企业领导班子管理办法管理、调整。
对于备受关注的债务问题,方案也提出了筹融资和增信措施。总体原则是省交通集团立足自身,统筹资源,力争通过以丰补歉措施解决两个高速公路平台营运资金缺口,省政府按照保障省交通集团具备投融资平台功能为原则给予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
(一)研究由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作为引导基金,适时组建高速公路子基金,用于补充高速公路资金缺口。
(二)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和境外融资平台及财务公司功能,通过资本运作,做大上市公司市值,盘活高速公路资产,增加现金流入,调剂资金余缺。
(三)为改善省交通集团融资和盈利能力,将虎门大桥30%收益权划归省交通集团,统筹用于省交通集团管理的高速公路项目。
(四)研究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债转股业务,改善省交通集团资本结构。
【延伸】
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成:
省属高速公路板块企业整合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作示范
进入5月以来,广东省高层频频提及国企改革,其密集程度不同以往。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在全国这轮国企改革的大潮中,积极作为,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探索经验,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的重要部署。
省属国企整合在高速公路板块首先落地,发出了广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我省新一轮国企改革趟新路、作示范的强音。
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成认为,省属高速公路板块企业整合有六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做强做优主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轮国有企业改革趟新路、作示范。目前,省属企业主业不聚焦、“小、散、弱”、竞争力不强的情况比较突出,省属交通板块的企业就比较典型。企业的“痛点”就是改革的发力点,这次交通板块重组,决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也不是经济下行压力中的抱团取暖,而是做强做优目标下的强强联合。通过交通板块的深耕整合,催生“化学反应”,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主业,进一步突出精干主业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这次交通板块的“华丽联姻”吹响了新一轮省属企业改革的“冲锋号”,必将提升其他板块重组整合的“加速度”,从而带动整个省属企业的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
二是有利于优化布局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提高省属国有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这次交通板块重组改革,着眼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和内部资源整合,有效化解以往同质化经营、无序竞争等问题,推动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交通产业市场化、法治化重组后的交通集团,能够最大化挖掘高速公路项目价值,特别是在智能交通方面,可依托交通集团最具比较优势的高速公路资产,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智能交通生态的闭环,推动全省高速公路板块的转型升级,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交通产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着力增强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跨越。这次交通板块的重组,坚持从供给侧精准发力,以改革为主线解决我省交通产业的供需问题,将实现资产划转、业务整合和统一管理,通过以丰补歉等措施解决两个高速公路平台营运资金缺口,加快补齐负债率高、营运资金不足等短板,有效改善供需结构,可更好发挥路网资源归集管理的经营优势,盘活路网资源并依托路网开展交通“互联网+智能交通、土地和服务区、广告旅游等资源综合开发、物流等,实现产业链延伸和资产价值提升,这样做既具有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意义,又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板块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动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四是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做强做大上市公司,汇聚企业专业、集群发展优势。重组改革交通板块过程中,注重强化规模效应,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板块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培育龙头产业,做强做大上市公司市值,向规模要效益。当然,做大并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重组后的交通集团,会形成经营性和政府还贷高速公路两个平台,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和境外融资平台及财务公司功能,通过增加现金流入、发行公司债券、挖掘贷款资源、内部资源整合、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盘活部分高速公路资产,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回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本运作,行业控制力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
五是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国有交通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龙头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省属企业是我省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重组改革必须围绕其使命责任,功能定位来考虑,而不是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因此,这次重组要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抢点占位发挥产业链一体化协同效应,成为全国省级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行业领先的交通综合服务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龙头企业,要通过重组改革,推进管理、业务、技术、市场、文化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同与融合,优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优势互补,重组后的交通集团,资产规模和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在全国省属交通企业排名第一,打造完整的高速公路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六是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重新架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激发企业改革发展的生机活力。重组整合决不是改革的终点,而是企业新生的开始,要以此为契机,深化交通集团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压缩管理层级,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集约化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崭新的体制机制,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企业,确保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明晰,资产负债规模更趋合理,企业治理更加规范,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重组后的省交通集团,将按照全新的体制机制运行,对省级管辖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运营统一管理,构建“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出行服务及物流、智慧交通、施工和设计及监理、土地等配套资源开发”五大板块,真正借助重组改革形成一个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大交通。
南方+记者 袁佩如
【校对】杨远云
独家稿件受版权保护,转载请署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