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的“老朋友”,自2007年起,艾默生总裁孟瑟(Edward L. Monser)已连续六届出席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
而布局中国业务近40年,如今中国已成为艾默生公司全球第二大、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截至2017年,该公司在中国设立30多家企业,约1/3的专利来自中国员工。
在广东,艾默生设立了热敏碟工厂及其亚洲研发中心,以及全球仅有的两家费希尔设备制造厂之一。
此次来到广州,孟瑟直言他“依旧非常兴奋”。
“广东开放、包容、真诚,一直努力倾听和学习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并为保持中国最开放、最先进省份持续努力。”孟瑟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一个充满智慧的战略规划。广东应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建立跨界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并实行全面保护,加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之间开展的联合创新,从而推动广东参与全球经济和创新发展。
智能技术推动广东扩展“国际连接”
南方日报:您一直非常关注广东经济发展,今年已是第六次参加国咨会。这次您提了哪些建议?
孟瑟:广东乃至中国过去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繁荣时期,现在已到达关键转折点,制造业转型升级尤为重要。未来广东要继续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创新和应用数字技术是关键,尤其是在政府管理领域和商业领域。建议利用最新的科技,如互联、自动化、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推动企业和产业变革,将广东与周边地区的“区际连接”扩展至面向全球的“国际连接”。
政府和产业协会可通过面向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线上线下平台分享知识信息。税收减免、补贴等财务激励措施也可用于促进自动化发展,特别是数据收集和分析领域的发展。政府还可率先开放自身信息系统,与企业共享数据。
此外,广东还可加大教育、住房、交通和医疗等领域投资,改善人民生活。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比如推动更多先进设备仪器进口,用于企业研发。
南方日报: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加速,广东与世界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您对此有何期待?
孟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一个非常智慧的战略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我认为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互联互通、政府合作等重要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未来将有更多领域涌现大量商机。政府应对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大湾区可先行先试。
艾默生在广东和香港均有重要业务布局,现在正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比如通过艾默生的智能制造和数字技术,推动广东更多企业和产业转型创新,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
建议加强湾区内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保护
南方日报: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东怎样更好地聚集海外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孟瑟:广东走的路很聪明、很好,充分利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参与全球经济和创新发展。未来要更好地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开放创新,必须建立跨界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并实行全面保护。数字生态正在帮助我们实现跨国界发展,突破距离限制,使我们可以开展联合创新。
但同时要注意一点的是,要对生态系统内的知识产权形成“绝对保护”。广东要在现有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执法,让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行之有效。同时,要维护网络安全,确保个人和企业的各类数据、信息、资金等安全,这是像艾默生这样的跨国公司考虑投资地点的关键因素。
此外,还要加大对人的投资。人才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是广东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向,斯坦福大学就是其中楷模,广东可复制其经验。
南方日报:您提到人才和教育是实现创新全球化的重点,有何具体建议?
孟瑟:广东在高质量工程师培育、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等方面很有优势,但现在,“研究导向型”的高等教育新趋势日益重要。在美国,很多顶尖教授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尖端科学与工程领域,而非教学和产业应用。广东要补上这一不足,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的各项投入,这将造福广东长远发展。
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同样至关重要。现在30%的工作需要大学以上学历,50%的工作需要专业技能,广东需要大量专业技能人才支撑,去创造新经济。因此要加强技术导向型的教育与培训。
广东企业走向国际要实现“本地化”
南方日报:当前全球化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广东如何在全球化中扩大开放优势?
孟瑟:现在全球化的形势更加复杂,但中国令人期待。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很多国家期待中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支持全球化、支持开放、支持健康的贸易往来。广东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开放的经济关系,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都非常支持、非常活跃。
开放的全球贸易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未来,贸易条件的变化将影响全球和地区如何选择技术与生产方式。对于广东政府来说,要加快数字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广东制造业企业能低成本、高效率地与全球供应商展开交流合作,实现产业生态系统跨国界发展。
除战略合作外,广东企业应多探索直接“走出去”,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
南方日报:广东是中国制造业最强的省份之一,有很多好产品。广东企业应怎样强化国际品牌建设,在全球化中紧握国际话语权?
孟瑟:树立知名的国际品牌是一项长期工程。从艾默生的经验来看,打响国际品牌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你的竞争对手没能解决的问题”,为国际市场带去新产品、新服务。只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企业与市场、客户、消费者建立最直接的联系,提升品牌知名度,而无需经过其他环节。
还有一点是要推动“国际企业本地化”。比如在中国,艾默生希望公司的员工都是中国人,这样才能与中国客户联系顺畅、信任充分,建立长远合作关系。广东企业“走出去”时,要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特征,让自己成为“当地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吸纳当地管理理念和人文风俗,组建本地化团队。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晓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校对】潘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