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才是美丽佛山!佛山城市生态环境你了解多少?

佛山国土规划
+ 订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佛山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风景。

禅城亚洲艺术公园

禅城绿岛湖公园

南海听音湖公园

南海千灯湖公园

顺德顺峰山公园

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带

高明秀丽河景观公园

高明西江新城明湖艺术公园

三水森林公园

三水水韵公园

那他们觉得佛山的“金山银山”怎样呢?

9月1日,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材率国家林业局调研组来到佛山,实地考察西樵山等地,调研指导西樵山国家生态公园的总体规划及相关申报工作事宜,指导佛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为佛山这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升级之路点赞。市委书记鲁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文海出席座谈会。

李育材肯定了佛山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李育材表示:

在我去过的国内城市里,像佛山这样生产生活融合得如此和谐完美的并不多,而且将生态建设放在如此重要位置的城市也并不多见。佛山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在全国树立起了典范。希望佛山在原有基础上,以更高标准,在更高起点上规划生态建设,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抓好生态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不断运用先进思路先进理念完善各项工作。国家林业部门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佛山生态文明建设。

调研组成员、中科院院士匡廷云指导佛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匡廷云表示:

工业化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生态城市和森林城市,佛山的理念非常前卫,也符合我国持续发展的方向。佛山在建设森林城市之时要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湿地广阔的优势,做好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之时发展生态旅游业;注重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屋顶、阳台等空间进行立体绿化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鲁毅表示:

佛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2012年,佛山启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将绿化建设上升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层面,探索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再经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后,佛山接力开启三年城市治理行动计划,推动佛山城市治理从“产城人”向“城产人”融合发展迈进。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良好生态环境被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前不久,佛山又提出加快建设“一环创新圈”,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创新高度融合的创新发展集聚区,引领佛山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佛山初步形成“组团城市、绿脉相通、绿廊环绕、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格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类住区优秀范例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7年,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目标为佛山市生态控制线划定比例达到市域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即划定面积为1899平方公里以上。目前,佛山市城市生态安全和空间格局的结构为“两脉、三区、四楔、多片、多点”。

“两脉”:西江和北江两条带状河流廊道,分别串联三水北部森林、高明西部森林以及顺德南部稻田湿地等城市三大生态基质,以及三水河口湿地、西樵山等生态斑块。规划在西江、北江干流和顺德水道、东平河的水源保护地段两侧建设各宽约 500-1000 米的永久性水源涵养林带;在城市已建区范围内两岸各设 30-70 米以上的绿带,在城市已建区以外的其他地段设置 300-500 米的绿带。

“四楔”:4 条放射性生态廊道。“两脉”和“四楔”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态网络骨架,成为遏制组团蔓延的重要工具。

“三区”:三水区内北江干流西侧和高明区西江支流南部的两块大范围连绵林地,以及顺德南部的河网密集地区和基塘农业地区,形成三处城市生态屏障。

“多片”: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集中的生态隔离绿地。

“多点”:城市重要的生态节点,包括高明凌云山、南海西樵山、金沙湿地、小塘湿地、狮山水库群、草场湿地、三水思贤滘、顺德花卉世界、禅城的周尾围等。

五区生态控制线划定情况如下:

通过落实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目前佛山拥有湿地面积1159.5平方公里,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拥有50多条主要水(河)道、超过650公里的河岸线,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全国少有,同时为全国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编辑|佛山国土规划微信编辑小组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