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五天之内,珠海斗门接连受到“天鸽”和“帕卡”双台风夹击,全区农电设施遭受严重损坏,造成水产养殖鱼、虾类死亡。
珠海市斗门区海洋与渔业局提醒:此时,随着气温的升高,如不及时清捞处理,将引发灾后死鱼腐烂,不仅会发出腐臭气味,还会滋生腐败菌、厌氧梭菌等病原微生物,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并通过空气等媒介物传播给其他动物。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鼠类等其他动物食用了腐烂鱼体,将可能成为病原的携带者,致使病原传播。污染水的蔓延还可能造成鱼类疫病的传播、流行。
为预防灾后死鱼、死虾处理不当造成对公共环境卫生、养殖水体的危害,珠海市斗门区海洋与渔业局制定死鱼死虾无害化处理应急方案,将建立“灾区联动、协同作战、信息共享”的机制,扎实开展排查、收集死亡鱼、虾等水产动物尸体,确保湖河水库水域、鱼塘及村居等区域无裸露水产动物尸体,确保因灾死亡水产动物及时实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方案提醒市民,以下六种方式可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1、清捞
及时清捞水体和底泥中的死鱼,以防病原滋生,造成养殖水体污染。
2、深埋
灾后死鱼死虾可集中后做深埋处理。掩埋应选择远离水源、河流、养殖区和居住区的地点。首先挖一深埋坑,掩埋时先在坑底铺垫2厘米厚生石灰,然后将灾后死鱼死虾尸体置于坑中,最后撒一层生石灰,再用土覆盖,与周围持平,覆盖土层厚度应不少于0.5米;
如果出现疑似疫病或其他不正常的情况,需将死鱼浇油焚烧,再覆盖厚度大于1.5米的土层;填土不要太实,以免尸腐产气造成气泡冒出和液体渗漏。掩埋后应设清楚标识。
3、发酵
灾后死鱼死虾可以在选择远离水源地、河流、养殖区域等地点进行发酵处理。
首先挖一发酵坑,用塑料薄膜作为土地的衬里,将灾后死鱼死虾置于坑内,上用塑料薄膜密封,用土覆盖,发酵后可作农业用肥。
4、焚烧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焚尸炉焚烧方法进行处理。
5、水体消毒
发生灾后死鱼死虾的养殖水体排放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后,方可向自然水域排放。
消毒方法:清塘时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全池泼洒。
6、工具消毒
涉及打捞、运输、装卸等处理环节要避免洒漏,并需对打捞、运输装卸工具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消毒方法:用500毫克/升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溶液喷洒或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