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美教师
聆听她的故事
北岭小学 邓素玲
教育理念: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需要爱的时候。
你可能想不到,在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地—拱北,居然隐藏着一所历史极为悠久的学校——北岭小学。它的前身为北岭义学,创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1953年,学校由国家接管,正式改名为北岭小学。
邓素玲,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任教。她虽然没有学校的“百年教龄”,但她的教学经验却极为丰富。因为她已担任了二十七年的语文教师,教出了两千多名的学生。其中,许多学生已为人父,他们的孩子又成了邓素玲的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时刻要求着自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地去爱他们。
1
她
1
1
初中立志
十八岁实现“教师梦想”
带领学生朗诵诗词
微笑是阳光,给人们温暖,而邓素玲就是这么一个温暖的人。尽管她今年已经有45岁,脸上却仍洋溢着青春活泼的气息。孩子们面前的她,亲切温和,眼神里又总是透露着善意的美,话语间更如泉水般清爽缓入人心。
如果问,十八岁的你,有着怎样的故事?你可能会回答:高考的故事!可就当许多人还在忙着低头念书时,邓素玲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带领学生朗诵诗词
“当初我填师范专业的时候,家里有些不同意,直到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父母才知道我考的是师范学校。”邓素玲回忆道。
既然家里不支持,为什么还要坚持当老师?
“ 我读书的时候,普通话还不是很流行。李老师每次讲很难的课例,都要用他的方言。可他怕我们听不懂,所以他每次讲之前都会先问问我们。”邓素玲还说,“他对我们既严厉,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幸福。”
原来,这位李老师就是邓素玲的初中班主任。正是因为深受自己老师的影响,她从初中起便立下志愿——长大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2
“以生为本”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
和学生们一起去春游
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这一句话,就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邓素玲心中深深地扎根、萌芽。
曾经,邓素玲接手了一个被贴标签的“差生”,甚至有前任老师对她说:“这个孩子很糟糕,简直无药可救了!得过且过,不出乱子就行!”
可邓素玲不这么认为,反而更加关注起这名学生来。在平日的课堂上,邓素玲故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让他回答。不出所料,学生果然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语文成绩就从原来的30分上升到80分!” 邓素玲欣喜地说。
不仅如此,邓素玲还找机会鼓励他。“平时注重他细小的进步,抓住他的闪光点,通过这样的鼓励,他在毕业考试中,语文获得了90分的优秀成绩。” 邓素玲对此感到非常欣慰。
指导学生板书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被孩子们称为“最差生”的学生令邓素玲印象深刻。有一次,邓素玲刚接班,让学生们按小组把自己的名字写下,并交给她。在此过程中,她发现了一名学生写的字特别端正,于是让便他做小组长了。
没想到,话音刚落,学生就起哄大笑,齐声喊道:“老师,他是我们班上最差的!” 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况,经验不足的老师可能会不知所措。但是,邓素玲没有被学生说的话所左右,而是坚定地说:“我看他的字是写得最认真、最用心的!我相信他一定行!”
简单的一句话,却为那名学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自此以后,他一见到邓素玲,小脸就发光,还总爱往办公室跑,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 我想教育就会成功。 ” 邓素玲真挚地说。
3
将心比心
对儿子却也有“不能说的秘密”
家长送花感谢邓老师
在学生的眼中,邓素玲是一名知识渊博、有耐心的好老师;在家长的心里,她又是一名特别有责任心、敬业的教育者。
可是,又有谁知道:这样优秀的教师也曾被老师“打击”过?
拨动时间的指针,一起“穿越”到邓素玲的儿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一次家长会结束后,邓素玲十分失落地走出了教室。原来,在这之前,儿子的老师向她抱怨:“唉,这孩子很差的!没得救的!” 这对于一名孩子的家长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打击。更何况,是对于教师邓素玲来说呢?
充满诗意的教室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邓素玲并没有将事实告诉儿子,反而“骗”他说:“老师说你很有潜力,比别的同学都聪明,但就是有一个小地方要注意,要是多加注意,你将来一定会进步很大!”
没过多久,儿子的老师生病了。还在读二年级的儿子得知后,便主动组织同学一起去看望老师。对此,儿子的老师感到非常意外,也十分感动,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差生”居然会做出如此令人暖心的举动。
后来,这名老师完全改变了原先对儿子的态度,而儿子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他已经大学毕业了。
指导学生作画
“老师的态度,真的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经过这件事以后,邓素玲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的“严师出高徒”到“更多的是要去关爱孩子”。
不仅如此,邓素玲还更加注重与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把家长会开成“报喜大会”,以鼓励孩子为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以此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老师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对孩子和家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邓老师动情地说。“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都有差异,因此教学就要有针对性。该严格的时候还是要严格,更多地应该以鼓励为主。”
“老师,
我想叫你妈妈”
“老师,我想叫你妈妈。” 这是邓素玲带了五年的小学生在毕业考试作文中对她写道的。
短短的几个字,却道出了学生对邓素玲无尽的喜爱与信任,也成为了对邓素玲一辈子的鞭策。“作为一个老师来说 能得到学生这样的信任和认可,真的是很幸福!” 提起孩子们,邓素玲的眼里总是闪烁着爱的光芒。
其实,教过那么多届的学生,每次有关于老师的作文题目,都会有学生写道:“我们的邓老师是最漂亮的。”面对学生们的称赞,邓素玲却笑称自己只是普通长相。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还会觉得邓素玲是最漂亮的呢?
“相由心生,
希望你们能做一个最美的人”
“心灵美,内在美,
才是永远的美,才是能够吸引别人的美。
老师之所以能吸引你们,
就是因为老师做到这样了。
所以希望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
做一个最美的人,
积极向上,善良待人。”
——“最美老师”邓素玲
结 语
她是“最美教师”,
也是学生们的暖心“妈妈”。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邓素玲的这些教育理念,
值得每一位“妈妈”去用心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