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山拟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欲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方都市报

因山形酷似圭璧而得名,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坐拥青山翠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融高山湖泊森林于一身,被视为江门的后花园与天然氧吧。在江门创森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全市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无疑是创森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根据规划,以儒释道完美合一为特色的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正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拟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坐拥青山翠岭,被视为江门的后花园与天然氧吧。

沿古道而上,聆听古刹晨钟

幽幽千百年,圭峰山始终静静地守望着,观远方海水滔滔而去,听怀古之风骤起骤歇。走在圭峰山平平仄仄的曲径上,仿佛翻开了厚重史页。山上的每一块青石,每一棵翠松,每一线流水,都写满了历史的烟云。

沿着永镇山门的登山古道拾级而上,石阶就藏在密密的丛林中,随着尘封已久的记忆走入喧嚣的历史时空。1000多年前伟大的天文学家一行高僧、800多年前被贬流放后途经新会的苏东坡,500多年前明代大儒陈白沙,均曾沿此道上山。每每想到此,思古之情便油然而生。

经过迂回曲折、林荫蔽日的近1000级台阶,仰头上望,一堵陡岩之上,烟雾缭绕、古树参天、红墙金瓦,那便是闻名遐迩的广东四大佛教寺庙之一———圭峰玉台寺。相传圭峰玉台寺始建于东汉,盛于唐,在日军入侵时被毁,后于1986年修复。如今佛殿金碧辉煌,香火鼎盛,长年不衰。寺前的广场旁有一座镇山宝塔,建于元代,是广东现存不多的石质喇嘛塔。

走到玉台寺身后的玉台广场,顿觉视野开阔,新会美景此时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沿盘山公路环绕而上,再走过“牵线过脉”,便来到了绿护屏。只见眼前的绿护屏一马平川,夹于圭峰、云峰、叱石三峰间,成“三山夹一屏”之胜景。

除了景色宜人外,绿护屏自古便是名儒讲学、高僧诵经之地,名胜古迹众多;亦有不少以“绿护屏”为诗,如陈献章《听李深之说绿护屏圣池歌》、李翔《玉壶村绿护书舍》、李之世《从玉台寺到绿护屏》、林皋《登绿护屏过白沙先生读书处》等。

绿护屏上风景如画。

古寺历经兴废,现成4A景区

古来深山藏古寺,玉台寺创建千百年来,屡经兴废,历尽沧桑。上世纪50年代,圭峰建设委员会成立,经过多年努力,原是荒山野岭的圭峰山才得以成为郁郁葱葱的风景区,被定为新会八景之首——— 圭峰叠翠,198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9年,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成立,拉开了圭峰旅游业发展的序幕。此后10多年间,公园先后完善了环山公路、龙潭景区大道、玉龙湖环湖道路、碧湖径休闲健身道等道路,以及玉台广场、体育运动公园入口广场、玉湖广场、葵博园、圭峰南入口广场等游憩设施建设。2002年,圭峰山公园成为江门首个国家A A A A级旅游区。

圭峰山美化绿化的脚步不曾停歇。2011年,新会区政府围绕“山水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山水”的理念,投入1800万元打造了绿护桃源景区,于2012年4月正式开放。2015年,江门公园城市建设正式启动。作为七大龙头公园之一,圭峰山将对景区进行资源整合和全方位改造升级。

玉湖畔圭峰路公交站点完成改造,新增休憩座椅和垃圾桶,新建服务点和卫生间……近年来,圭峰山在改造中,不断突出人性化。走在新修成的步行道上,游人可以一边爬山锻炼身体,一边品读二十四孝故事的石碑,或倚靠在古色古香的栏杆旁,眺望远处层叠的绿影。今年初,位于大泽镇五和农场的圭峰山西入口也已开通,入口处的停车场及标识等逐步完善,市民、游客得以换一个角度品味圭峰叠翠美景。

儒释道合一,成圭峰“创森”特色

2015年,江门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并结合省委、省政府打造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决策部署,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并力争三年内完成。作为江门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圭峰山无疑是创森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儒释道完美合一,是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创森工作中的最大特色。圭峰山历来是名人雅士、高僧名道趋之若骛的登临之地,隐居之所,修学之处,授徒之台。如唐代一行高僧、宋代文豪苏轼、元代诗人罗蒙正、明代大儒陈献章、清代诗人袁枚、清末民初文学家梁启超、近代史学家陈垣、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田汉等,均到过圭峰山。自唐代圭峰山建起了玉台寺后,名山加宝刹,名人加文儒,高僧加名道,交相辉映。圭峰山因此享誉南粤,成为岭南四大丛林之一,新会一带更是文风兴盛。

在新会区“十三五”规划中,这一特色的打造被提上议程。规划中提到,将推进圭峰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入挖掘圭峰山丰富的生态文化、理学文化、客家文化、知青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资源,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陈献章一生与圭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圭峰山因明代大儒陈献章而名,是江门的文脉,而陈献章则是岭南儒学第一人,创立了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儒家学派———江门学派,形成了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儒学思想体系———白沙心学,将圭峰山打造为“岭南心学第一山”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公园城市的工作中,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赋予了龙头公园的角色,将在“十三五”期间参与打造城市绿廊,计划建成圭峰山风景名胜区绿道19 .8公里。同时,在生态公益林建设方面,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也走在了前列,目前已创建了圭峰山生态公益林示范区,正在全力推动生态公益林扩面工作。


规划

未来将控制游客数量

今年5月,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再获实质性进展。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了《广东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6—2025)》总体规划设想,并要求,广东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3550公顷,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要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建设内容、分期目标实施,并按照总体规划确定范围进行公示和标界立桩。

根据规划,圭峰山将加强对重点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2025年前,森林公园内日游客容量控制在30377人次以内,规划床位数不超过108张。同时,批复要求加强对南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顶灌丛、三角枫林、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湿地、圭峰、云峰、叱石峰、天鹅湖、石涧水库、龙潭瀑布、玉台古寺、叱石观音寺、紫云观等重要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

此外,对于公园内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园游客中心、住宿餐饮设施、购物设施、缆车、悬空栈道、天文科普基地、佛教文化长廊、华侨文化园、理学文化研究基地、森林宣教中心、攀岩场、露营地等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保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记者】罗韵姿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黄绍侦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