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冠军!​深外国际象棋“神童”获全国中学生锦标赛个人和团体冠军

南方+ 记者

7月26日,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在哈尔滨圆满结束,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的选手朱忆在高中组的比赛中勇夺个人和团体的双料冠军。 
代表深圳棋院参加国内外比赛 
今年未满16岁的朱忆是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学生,曾在2011年获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0岁组冠军,刷新了深圳在世界国际象棋项目上的纪录,成为深圳首个取得世界最高水平比赛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目前,朱忆签约深圳杜杉国际象棋俱乐部,经常代表深圳棋院参加国内外比赛,拿过10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内和国际比赛的冠军。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中国国际象棋乙组联赛中,朱忆、邹晨、左一帆、夏襄辰组成深圳队代表深圳棋院队参赛,并在无外援参赛的情况下,夺得了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创造了深圳棋院代表队成军以来的最好成绩。比赛结束后,朱忆又立即赶赴哈尔滨,代表深圳外国语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锦标赛,并勇夺高中组个人冠军。 

朱忆赛后手执冠军奖杯和奖状和深外邓忠民老师合影。

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是全国范围内参赛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中学生国际象棋赛事。今年赛事在哈尔滨举办,吸引了近500名选手参赛。赛事共分为高中等级组、初中等级组、小学组和幼儿组,比赛采用循环制,共分为9轮。个人前三名将按照《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办法获取等级证书,比赛最高等级可获批棋协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全国中学生锦标赛中,除了朱忆夺得高中组个人冠军外,由朱忆、赵成曦、邹珺清组成的三人组也获得了高中组团体冠军。在全国性大赛中同时斩获个人和团体的双料冠军,也创下了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新纪录。 
拒绝手机让他更加专注 
未满16岁就获得了全国冠军,朱忆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就此,记者专访了朱忆的父亲朱正海与体育老师邓忠民。 
朱正海最早发现儿子有下国际象棋的天赋是在其5岁时。彼时,刚学国际象棋不久的朱忆兴趣浓厚、精力旺盛,朱正海就给他在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叫“JACK008”,让他在中国游戏中心下国际象棋。小朱忆坐在爸爸膝盖上开始了大杀四方的“生涯”,他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这让朱正海喜出望外。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朱忆10岁时。此时,朱忆上网下棋的时间变少了,朱忆的棋艺提高得很快,普通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为了帮助朱忆继续提高棋艺,朱忆所在的象棋俱乐部从外地找了一位叫李博的国象大师给他做陪练。 
为了培养朱忆,朱正海停止了工作,将全部时间、精力和资源都用在孩子身上,这也让他获得了“超级奶爸”的称号。“朱忆到现在还没有手机,从不玩电子游戏。”朱正海说,“我曾经提出给他配一台手机,他拒绝了,说浪费时间。”与手机、游戏完全隔绝,让朱忆在同龄人中显得有些不一样。但朱正海认为,这让他更专注于象棋训练。 
“的确,相比同龄人,朱忆更沉稳、更专注。一些学棋的孩子比较内向,比较沉迷网络,但朱忆的爱好是篮球运动,性格也比较开朗。”邓忠民说。从初中开始,为了学棋和比赛,朱忆在学校累计请了一年多长假,但通过自学,总体能保持中上成绩。为了不浪费一个好苗子,深圳外国语学校也特别研究批准了朱忆的学业安排。邓忠民希望朱忆能在近几年多出成绩,成为职业选手,但也希望他兼顾学业,进入好大学。 
对于朱忆的成长,朱正海认为最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通过学棋,朱忆积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龄人“朋友圈”,这对其成长与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谈到朱忆近期将前往乌拉圭参加世界比赛,朱正海表示:“拿世界冠军不可强求,但我们希望他往这方面努力。在学棋过程中,学业也不要落下,两条路一起走。” 
邓忠民表示,希望朱忆能在近几年多出成绩,成为职业选手,但也希望他兼顾学业,考上好大学。“毕竟这条路比较窄,家长的投入很大,孩子的压力也很大,不是每个人都能效仿。我们希望朱忆在未来越来越好。” 

编辑 李定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