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前总经理现身回应夺权指控:我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创始人股东之一

南方+

本月中,被誉为“消毒柜之父”的广东康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罗小甲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披露其与职业经理人争夺经营权的细节,引起了广泛关注。(查看详情,点击蓝字☞中国消毒柜之父首度公开谈论其与职业经理人争夺经营权一事

然而,这一看似“宫斗剧”的事件于日前出现了反转。

“我不想沦为个人之间的隔空对骂,但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些澄清,我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康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康宝前总经理龚伟泉等康宝电器前高管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详细回应了离开公司的来龙去脉。

龚伟泉。图源:网络

按照龚伟泉的说法,在上世纪90年代末康宝从镇办集体企业转制时,他本人就和罗小甲等四人以公司骨干名义承接受让股权,成为转制后的康宝公司的创始人股东之一。而此次他本人及一批高管的退出,系因公司股东之间在经营理念上存在重大分歧,有关“3亿元收购旗下OEM厂家夺权”的指控也属子虚乌有。

康宝是谁的?

“我不是职业经理人,我是康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龚伟泉多次强调。

照罗小甲的说法,去年底以来,康宝电器出现的人事“地震”主要源于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之间的争权。但在龚伟泉看来,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在股东层面存在很大分歧。

根据龚伟泉提供的《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关于确认广东康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集体企业转制情况的请示》显示,康宝电器成立于1988年,系顺德区杏坛镇镇办集体企业,初期发展良好,成为顺德的知名品牌,但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因经营不善,出现严重资不抵债而面临转制。

当时杏坛镇政府及公司董事会经讨论后确认:康宝从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股权由罗小甲、李永光、龚伟泉、罗忆四名公司骨干承接,根据四名骨干于1999年2月签署的《转制出资及持股比例协议》,全部股权转让款通过佛山市顺德区新康宝电器有限公司支付,罗小甲、李永光、龚伟泉、罗忆按照50%、20%、20%、10%的比例承担股权转让款。此后公司经历多次发展演变才形成如今的股东结构。

“当时我并不想参与,原因是觉得继续按原来的经营方式肯定不行。但如果没有我参加岀面,骨干承接转制的方案又不能实施。”龚伟泉回忆称,当时的承接康宝股权的四人中,只有其是在职的康宝公司管理层,罗小甲当时为杏坛镇副镇长,李永光是康宝的供应商,而罗忆是罗小甲弟弟。“最后直到他们承诺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我才同意,并将自己仅有的一套老宅扺押套现了支付转让款。”

图源:康宝官网。

“事实上,7、8年前我就想离开,因为与其他股东的理念分歧一直存在。作为股东之一,龚伟泉希望推动康宝迈向市场化、职业化、财务规范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但这与董事长等股东难以达成一致。

虽然身为公司总经理,但据龚伟泉称,他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大权在握,而董事长罗小甲也并非像其所述彻底放权。2000年前后,龚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但一直主要负责销售业务,而财权一直掌握在罗小甲及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刘妙楠手上。

2014年,康宝开始借鉴美的等业内先进的经验,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及一批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其中,既有曾成功助推本土的德美化工、欧浦智网上市的操盘手范小平,也有郑光辉等一批从同行大公司出来的生产管理骨干。

记者就此向范小平求证。他坦承,作为投资人,他本无意涉足康宝的经营管理,但投入2、3年后,公司发展缓慢,上市停滞不前。2015年底范小平进入康宝管理层正式接手时,康宝已暴露出货发不出、生产管理跟不上等诸多问题。“我进来以后给公司订立了‘四化’原则一一平台化、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并承诺最多在康宝做3年,大概到2年半的时候就会逐步撤出。”

2016年,龚、范等人全面接管公司,从美的、海尔、华帝等大企业引入一批优秀人才,经过一年内部的励精图治,康宝也迎来了全新的面貌。

去年利润达到1亿元,同比翻了一番,是康宝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一年。”龚伟泉说。

改革维新却在去年底戛然而止。去年11月,康宝计划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时,三大中介机构审计后发现公司存在财务管理风险,要求财务立即整改,并进行核查。

这一事件也再次引爆几个主要股东之间的争端。12月中,为消除股东间的分歧及疑虑,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康宝召开了高管会议。会上,龚伟泉和范小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对赌方案:承诺在2016年公司1亿元利润的基础上,2017年至少同比增长15%。如果达不到目标,两人将把股份质押,或拿出现金补足缺口。唯一的条件是财务必须规范、公开、透明。

然而,该方案并未在股东中达成一致意见。眼看难以协商、上市无望,龚伟泉无奈辞职。

3亿元收购疑云

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罗小甲称,总经理为夺取公司的控股权,曾计划动用康宝账面上3亿元的流动资金,对旗下的OEM厂家进行参股、收购,以稀释罗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股份。

对此,龚伟泉予以否认。他表示,所谓收购旗下OEM厂家的指控纯属子虚乌有,从未在董事会或公司任何场合提出过,也没有任何收购协议作为事实依据。

康宝商用大碗柜生产车间。来源:康宝官网

记者翻查国家工商信息公示系统后发现,2013年至2014年,康宝电器的股权比较集中。第一大股东为佛山市顺德区智控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罗小甲),实缴出资额为4181.67万元,持股约34%;第二大股东为佛山市顺德区新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实缴出资额为3897.86万元,持股约32%,法人代表为罗小甲,自然人股东分别为罗小甲、龚伟泉和康宝公司副董事长李永光。

而从2015年以后,佛山市顺德区新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就在康宝公开的股东信息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佛山市顺德区智控投资有限公司,实缴出资额为4247.72万元,持股约33%、佛山市顺德区恒易信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永光)持股为10.28%、佛山市顺德区健泽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康宝董事、财务副总经理刘妙楠)持股为10.17%,以及佛山市顺德区凯泽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龚伟泉)6.92%。

截至2016年,康宝电器前五大股东依次为佛山市顺德区智控投资有限公司、珠海市永康达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范小平)、佛山市顺德区恒易信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健泽投资有限公司、中佳发展有限公司(港资)。其中,智控投资持股仍超过30%,而由龚伟泉控制的凯泽投资于2015年9月30日实缴出资886.28万元,仅居第7位。

除凯泽投资外,龚伟泉还对外投资了广东宅可丽集成装配科技有限公司,不过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主要从事智能家居、室内装配研发。此外,他还在江西中家装住宅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莱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并无公开资料显示这些公司与康宝电器存在业务联系。

“而且去年康宝账面上从未有过多达3亿元的现金,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亿现金,还有应付与预付账款未减去,每动用一分钱还都要受到董事长和财务副总的监控与批准。”龚伟泉说。

范小平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我是管战略与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都要经过我审核再提交董事会决议,从来就没有达成过任何收购交易。而且动用这么大笔资金收购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必须经股东会通过。”

“只望尽力将公司扶上市”

“早在7、8年前我就心生退意,之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一是因为在企业发展多年,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将企业扶上正道;二是希望能够推动企业上市,到达一个新台阶自己退出,对个人,对股东都是一个好的交代。”龚伟泉直言,对康宝上市无望,才是其真正离开的原因。

日前,罗小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承,由于管理层的变动,所以整个上市的进程就也将延缓。

龚伟泉1992年10月正式进入康宝工作,从最初的电焊工开始,因赴深圳三个月写下长达5万字的产品调查报告而受到罗小甲赏识,被擢升为办公室主任,后来又历任财务部部长、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罗小甲曾表示这20多年来一直将其当作接班人重点培养。而对于与罗的私人关系,龚伟泉并不愿正面回应。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接班人,企业要向前发展,人才一定是后浪推前浪。什么时候找到合适的人,就让给他去做。我自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辈子总有很多不同的追求。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份责任扛下来,我为什么不退下来?毕竟康宝不仅是股东的,更多的是几千员工的保障与责任。”龚伟泉说。

从康宝出来之后,龚伟泉并没有再从事他熟悉的家电行业。“没带走一个客户、没带走一个高管。刚离开的半个月,希望尽量减轻我的离开对公司的影响。”

考虑到“带病上市”风险太大,原本就不愿久留的范小平从去年12月开始撤出管理层,只在外部协助康宝上市。“企业是一个平台,有德者居之,有能者为之。客观来说,作为创始人股东之一,长期参与公司管理经营,龚伟泉为康宝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职业经理人中的最后留守者,原来负责生产管理的副总经理郑光辉,也于今年5月正式离职。2015年,龚伟泉从同行把他挖过来时,他意气风发,一下子解决了康宝多年来外贸出货跟不上订单的顽疾。

但自龚伟泉、范小平离开后,上至CEO、总经理,下至生产经理、财务经理等一批中高层管理人员相继辞职。原来很多改革尝试都被否定,郑光辉的权力也被架空。郑光辉说,“所有人员安排、价格都由上面拍板决定了,我无权参与,也无法做事。”

回首这些年为康宝所作的努力,龚伟泉依然无悔。“为什么我去年敢去对赌?因为当时整个团队的氛围都上来,在企业干了这么多年,我深深感受到变化。也正因为这种变化,影响到一帮人的利益,才会招致一些负面的抨击。”

编辑 王虹丹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