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已呈常态化发病,一年四季都有腹泻疫病发生。如何防控PEDV流行毒株?肖少波介绍,要从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病料返饲三个方面入手。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杨鹏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肖少波
2010年底以来,猪流行性腹泻(PED)在中国大规模爆发,并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免疫过PEDV疫苗的猪场也未能幸免;除了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母猪均有发病。7月21日,江西猪业博览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肖少波对PED的防控给出了建议。
PED已呈常态化发病
肖少波介绍,当前流行的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新生仔猪呕吐;新生仔猪拉乳色、黄色粪便,水样腹泻,脱水,死亡;发生腹泻仔猪剖检肠道发现,小肠壁变薄,内含大量淡黄色浆液和乳凝块,小肠病变严重;对肠道的损伤更严重、侵蚀范围更广。
从2010-2015年各月份病原检测阳性率来看,PED已呈常态化发病,一年四季都有腹泻疫病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但5-9月份也呈常态化发病;从腹泻病料中检出率最高的是PEDV(82.1%),RV检出率为1.9%;TGEV检出率为1.1%。
肖少波介绍,目前在全球存在的三类主要PEDV:经典毒株(G1群);变异毒株(G2群)(主要流行毒株, >90%);S-INDEL毒株( 重组毒株)。在欧洲,存在G2群、INDEL毒株,以INDEL毒株为主 (乌克兰主要是G2群毒株) ;在美洲,存在 G2群、G1群、INDEL毒株,以G2群为主;在亚洲,存在 G2群、G1群、INDEL毒株,以G2群为主。肖少波表示,当前主要流行毒株在G2群,经典毒株在G1群,可能是现有疫苗难以提供免疫保护的主要原因。
据描述,PEDV 经典毒株(CV777,G1群)的致病特征为:攻毒后表现轻微腹泻,绒毛萎缩,呈低方形;主要侵害空肠/回肠,细胞毒致病性不高,中等毒力。PEDV变异毒株(G2群)的致病特征为:10日龄以下仔猪水样腹泻,呕吐,死亡率100%;肠壁变薄,充血,内含水样粪便;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小肠绒毛折断、缩短、钝化并脱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主要分布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盲肠 。S-INDEL毒株的致病特征为:同PEDV变异毒株相比,发病率相同,死亡率下降;腹泻持续时间缩短;粪便病毒含量相近;绒毛隐窝比率升高。S-INDEL毒株的粪便和血清中的病毒含量较低;攻毒后的3天和7天,S-INDEL毒株在小肠、结肠、盲肠中的含量均低于变异株;诱导的病理损伤显著低于PEDV变异株。
“相对于CV777等经典毒株,变异毒株具有更好的交叉反应能力。”肖少波介绍,经典毒株疫苗对流行毒株不能提供完全保护,疫苗病毒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效果,但疫苗毒株类型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肖少波还介绍,2014年美 国临时批准使用两种疫苗:PED RNA疫苗 (HarrisvaccinesTM)—2014年6月采用VEE复制子表达PEDV的S蛋白(肌肉注射);PEDV全病毒灭活疫苗(Zoetis Inc.)—2014年9月病毒含量106.6TCID50/ml(肌肉注射)。目前韩国研制的实验性疫苗正在申请临床试验,加拿大InterVac研制的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我国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株+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是目前全球被正式批准上市的首个PEDV流行毒株的疫苗——采用当前流行的PEDV变异毒株,针对性强;采用悬浮培养,抗原含量高;采用片状载体,细胞成份少,节省免疫资源,无血清培养,减少应激 ;可通过肌肉注射,操作方便,抗体整齐;采用进口佐剂,免疫持续期长。
PEDV流行毒株的防控
如何防控PEDV流行毒株?肖少波介绍,要从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病料返饲三个方面入手。PEDV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母乳传播(乳汁中携带病毒),运输工具、污染的饲料、器具等 ,空气传播。
肖少波建议加强病原监测、及时隔离。他介绍,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早于腹泻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现感染猪,尤其是待产母猪,及时隔离,甚至推迟进产房。检测可采用PEDV、TGEV、PDCoV的多重RT-PCR检测;可采用鉴别经典毒株和流行毒株的RT-PCR。疫苗接种控制PEDV。
他建议,经产母猪要跟胎免疫,产前5-6周1次、产前2-3周加强1次。头胎母猪配种前免疫+产前免疫,配种前免疫1-2次,产前5-6周1次、产前2-3周加强1次。发病严重猪场普免+跟胎免疫,普免1-2次,产前5-6周1次、产前2-3周加强1次。
对于单点饲养模式猪场的免疫,肖少波介绍,通过不同阶段猪携带PEDV病毒含量的检测,发现育肥猪携带病毒的比例高、病毒含量高,是主要传染源,建议单点饲养模式猪场加强对育肥猪的免疫。
对于零星发病猪场的免疫与管理,他建议,发病严重场通过疫苗免疫后仍然部分散发的猪场,要加强消毒、隔离。产前出现腹泻或病毒含量高的母猪不进产房,并进行加强免疫,必要时推迟生产。所产仔猪免疫(产后2-3天)、寄养。
对于产房、保育舍发生腹泻的猪,他介绍,临床上发现部分免疫猪场哺乳仔猪腹泻时间推迟到7-10天,建议产后2-3天免疫1次(1/2剂量),可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部分猪场在转入保育舍后5-7天发生PEDV,建议断奶前5-7天免疫1次(1个剂量)。
对于后备母猪的免疫,他表示,后备母猪是目前发病最为严重的,建议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两次,产前5-6周、2-3周免疫两次。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考虑头胎母猪单独建场饲养。
对于返饲后的母猪免疫,他介绍,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结合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株+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经验,建议 返饲后的母猪免疫灭活疫苗务必在返饲后4周,返饲后4周免疫不会影响灭活疫苗的效果。
对于爆发PEDV猪场的免疫接种及综合防控措施,肖少波建议,(1)紧急普免:灭活疫苗紧急普免2次,间隔1-2周;(2)控制好产房的温度:分娩后一周内大环境温度须维持在26℃,仔猪保温箱局部温度控制在32-34℃;(3)仔猪断水:关掉仔猪饮水鸭嘴,不让喝生冷水;将开水冷却到35℃温水稀释口服补液盐灌服或自由饮用;(4)母猪挤奶:用高锰酸钾清洗母猪乳房及腹部,挤掉浓黄乳汁再让仔猪吃奶;(5)及时清理粪污、干燥消毒:母猪产床生石灰干燥消毒;保温箱撒上密斯陀;(6)猪场环境消毒:场区道路、栏舍走道铺洒生石灰,每周更换一次;(7)器具彻底清洗、消毒,禁止人员流动;(8)对于整窝腹泻仔猪清群(7天以内)、断奶或寄养(7日龄以上) 。
肖少波提醒,返饲有一定的效果,但会导致反复。他表示,只有≥90%的返饲猪出现腹泻的临床症状,返饲才有可能成功。后备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的返饲必须做到全进全出、彻底消毒。返饲会出现短期控制 + 反复 + 返饲 …+ 反复…的复发现象;过度返饲导致猪轮状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的阳性率上升,并且在猪场循环,爆发猪轮状病毒病、猪蓝耳病的风险增加。他介绍,美国猪轮状病毒比例上升,目前已全部采用PEDV流行毒株的灭活疫苗(临时批准)进行防控。而中国猪轮状病毒、猪蓝耳病病毒比例均有上升。
农财宝典-新牧网原创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推荐:
☞7月21日!江西猪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附交通和住宿指南)
☞农业部:生猪产能仍未完全恢复,下半年猪市将逐步回暖!
☞农业部:29家企业的种公猪常温精液不符合国家标准,你中招了吗?
☞四季度猪价有望反弹?能繁母猪再减18万头,今年将存在75万缺口
☞优胜劣汰!农业部取消河北旺族等3家种猪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资格
☞柬埔寨遭越南猪倾销已亏损10亿,中国还想放开进口越南猪?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