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钟意饮茶,呢种“钟意”,根本唔可以用文字语言形容!三五知己、亲戚朋友相约茶楼,谈天说地,品尝美食,已经成为部分广东人嘅日常。
茶楼嘅从容同安详、知己嘅谈天同说地、再配上一壶观音或普洱,当然唔少得嗰“一盅几味”!
毕竟饮茶,“饮”唔系重点,“食”先系重点!今日同大家吹一吹嗰“一盅几味”里面嘅“四大天王”!
有一句俗语话:饮啖茶,食个包。呢个包指嘅就系广式叉烧包。一代天后徐小凤都有首名曲,就叫《叉烧包》!
叉烧包嘅由来,依家已经难以考证,但无可否认嘅系,馒头、包子传入岭南之后,经过长时间融入岭南元素,先做成今时今日地地道道嘅叉烧包。
咁叉烧包作为一种最普通不过嘅包,点解会咁出名?
佢既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又可以身处街边角落。但最主要嘅原因系:我哋都钟情呢种味道!
当时在茶楼一听到‘叉烧包,糯米鸡’就会很兴奋,记得当时有个大叔托着一个木托盘,木托盘有一个布吊带,他就用肚腩顶着木托盘,扛着叉烧包出来。一出来,可能走不了十步八步,叉烧包就会被抢光。”
15年,一家餐饮企业为“叉烧包之作技艺”申遗,暂且不论成功与否,但我本人并唔希望申遗成功,因为我并唔想叉烧包成为一种“逝去的味道”!
作为一种早、午、晚餐、下午茶、宵夜、零食都可以担当嘅蛋挞,相信唔少人都从细食到大,食到依家,而且仲会一直食落去。
中世纪,英国人就已经用奶、糖、鸡蛋制作类似蛋挞嘅食物;17世纪,蛋挞成为咗满汉全席里面嘅一道菜式。
唔少人认为,蛋挞系由香港传入广东,但系根据香港历史学者吴昊考证,1920年左右,蛋挞就出现喺广州,然后随之改良成“广式蛋挞”。(传统广式蛋挞,其实叫“蛋砵”)而1940年左右先喺香港出现。
整咗几十年蛋挞嘅何世晃师傅话:“蛋挞在粤式茶点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吃到国内最好的蛋挞,必须要来广州才行。”可见广式蛋挞嘅地位!
见到“干蒸烧卖”,一定有好多人忍唔住想问“究竟系叫干蒸?定叫烧卖?”老老实实,我一样都咁头晕!
同云吞一样,干蒸烧卖都系由北方传到岭南,经过改良融合之后嘅点心,对于佢嘅由来,说法有好多,多到无从考究。
老一辈嘅爷爷级朋友,佢哋嘅见解可能并唔权威,但好有意思:
旧时(建国初期)好穷,食肉系一件好奢侈嘅事,虾饺、云吞呢啲都系高档嘢!有一啲茶楼就好创新,将点心里面嘅肉馅换成木耳、粉丝、糯米等等,有唔同配搭同口味。
干蒸烧卖因为唔封口,人人都睇到系咩馅,所以就特别好卖!所以以前茶楼嗰啲点心车,放得最多嘅就系干蒸烧卖,部点心车一边着住火,烧水蒸点心,一边推车去卖,咁咪“干蒸烧卖”咯!
PS:“爷爷”意见,仅供参考。
其实冇必要对干蒸烧卖过多研究,食落肚嘅并唔系历史,而系干蒸烧卖嘅味道、喜爱、情怀。
虾饺被誉为“广东四大名点之首”,百年历史依然久盛不衰。
相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市河南区伍村伍凤乡,一间小茶楼发明咗虾饺,佢哋用新鲜捉嘅河虾,配上猪肉、鲜笋制作而成。但当时肉非常贵,所以虾饺并唔系人人都食得起。所以就有句俗话“虾饺当食晏”。
皮,晶莹通透、软韧适中;
馅,料鲜味浓、鲜美可口。
今时今日,经过多年嘅改良,加上百姓日渐富裕,虾饺几乎成为饮茶必点嘅点心之一。回想起童年跟老窦去茶楼,第一次食虾饺嗰个场景,就算过咗十几年后都恍如昨日,原来“一见钟情”唔止可以用系人身上!
有唔少朋友都觉得:可能就系因为依家想食好容易,所以反而觉得冇以前细个嗰时咁好食。就好似我阿妈同我讲过“间中咸鱼,好过日日鲍鱼”!其中嘅意思,可能就系咁挂。
广东嘅名点,点止单单四种?仲有排骨、凤爪、支竹牛肉、粉果、糯米鸡等等等等。
【来源】羊城网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