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G105线沙口大桥(旧桥)建于1984年,是连接中山市小榄与东凤两镇的重要桥梁,也是来往广州珠海两地的重要路段,因此每天都是高负荷的交通压力。由于建设时间早,设计标准低,施工有缺憾,再加上长年累月的交通压力,已经不堪重负。2014年,旧桥经检测并报省公路管理局核定,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为四类桥(危桥),必须再次进行危桥加固。
中山市公路局定于2017年2月25日至7月18日,对G105线中山沙口大桥旧桥(广州至珠海方向)进行半封闭施工,仅允许摩托车及行人通行。
沙口大桥旧桥
从今年2月底封闭
到现在的4个多月时间
小榄一位80后摄影师一直跟拍
按下6000快门
拍摄了不少震撼人心的照片
并将修桥工人称为“路桥特工”
看过的朋友会发现
原来,感动你我的事就发生在身旁
2017年2月26日
沙口大桥旧桥正式封闭。为了方便市民过桥,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旧桥开辟了摩托车专用道。但在上班时间,过桥的车辆众多,难免会有拥堵的情况。
破拆桥面
大桥封闭后,工人开始对需要加固施工的两边引桥的桥面进行破拆,由于不能对桥体产生破坏,因此工人使用小型破拆工具。这段时间,桥面上一片尘土飞扬。
重新扎铁
破拆桥面后,需要重新扎铁。整个修复工程,使用了钢筋超过200吨。夏天逐渐到来,扎铁工人在猛烈的阳光下工作,连铁枝都是烫手的。白天的休息时间,工人靠在桥边短暂休息。
端午节
大家在家里过端午节的时候,为了赶进度,工人们还在加班。为了能如期通车,进入6月份后晚上常要加班,这样一来,每天都需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
桥底修复
除了桥面,桥底也要进行加固,桥底的工人虽然不用日晒雨淋,但要爬高爬低长期弯着身子,也是非常劳苦。
夏季来临
踏入6月,最高气温超过三十度,头顶烈日,脸朝水泥地,工人说一天喝4瓶水都不会想上厕所。
台风
6月13日,台风苗柏与中山擦肩而过,突然的一场暴雨令工人们没有一点防备。
机器罢工
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机器也终于熬不住了,机器坏了,也是由工人自己来修。
倒水泥
倒水泥是最苦的一个环节,工作强度大,天气炎热,衣裤手脸被溅得全是水泥。
居民送清凉
大桥附近的居民自发组织捐款,所得款项用来购买饮料、西瓜等解暑物品给工人们降温消暑。其实感动你我的事就发生在身旁。
新挑战
7月11日下午,完成铺沥青工作后,一班公路局的工人已经离开小榄回到总部,准备接受下一项工程。
旧桥通车
15日上午,沙口大桥旧桥通车,新桥上最后一辆东凤方向过来的小车。
作者简介和感言
●陈健鸿
1988年9月出生,中山小榄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小榄镇摄影协会秘书长,是我镇目前最年轻的国家级会员。
以前总觉得能拍摄到精彩的一瞬间就很棒了,但今年有点不一样的想法,觉得摄影的意义应该是要让影像流传下去以及希望能通过摄影反映一些社会现象,恰逢沙口大桥整固工程准备施工,于是当初萌生了试试拍摄整个修桥过程的想法,试着用照片反映修桥的点滴情况。
但拍下来后,体会良多,发现很多事情远没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越拍得深入越觉得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拍,并且要忠于客观事实,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有时跟工人沟通,听着他们的故事时,我内心也非常震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作者在大桥工地上坚持拍摄也受到不少磨练
希望以后带给我们更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