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祠堂中读古老的故事,在池塘边听怀旧的粤曲,在夏风中看晨曦映亮巷子里的青砖灰瓦, 在夜色里品百年沉淀留下的历史繁华。你是否向往这样的村居生活,若想体验一番,无须远走他乡,走进张槎下朗村,就能寻味七百多年古村的文韵古脉、体验现代文明村居的繁荣繁华。
遇见下朗,不负时光
下朗村,位于张槎西北面约2千米处,东接白坭村,南连古灶村,西邻上朗村,北枕汾江河。本与上朗统称朗溪或朗边,两村沿汾江河南岸而建。后地处四面者称上郎、东面者称下朗。这里是有名的粤剧大师“南海十三郎”的故乡,因此,下朗村以粤剧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粤剧文化古村。
走近下朗,你会发现,它带给你的,不止空气清新、田园烂漫,更多的是深厚的历史和道不尽的古老故事。历史沉淀,乡风民俗,商业魅力在下朗各个角落相互辉映。在这里,游古村、赏民俗、品古韵......相信下朗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戳视频,带你看魅力下朗
(建议在WIFI下观看)
南宋建村,历史悠久
下朗村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南宋时期,下朗招氏先祖建文公一人领着三个孩子由广州到朗边(即如今的上下朗一带)。途中,建文公病逝,长兄到了小塘,余下两兄弟则到了郎溪地界在靠汾江河边的谷埗码头做米生意,不久后就迁到了现在的招氏居住地。后来,陆氏、江氏先后迁来,因此,招氏成为了下朗村的开村祖。
下朗村有多个祠堂,江氏祠堂、陆氏祠堂、招氏祠堂、南山江公祠、养心招公祠、籣芳江公祠等。这些祠堂为纪念祖宗、先贤而建,大部分于近年进行了重修。
江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间,于2014年重建,按“三间开,两间进”的标准而建。
走进江氏祠堂,只见祠堂风格古雅,气势宏伟,一股浩然正气迎面扑来。祠堂内整洁明亮,祠堂正宗罗红的古木显得庄严而辉煌,用料上乘、做工巧究。严谨的布局体现着古人的文化伦理和建筑智慧。
始建于清顺年间的招氏宗祠,于2004年进行了大修,现在为村民祭祀及活动所用。祠堂前对着河涌,环境优美。
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陆氏宗祠,于2009年重建,正堂悬挂着”永锡堂“。周边环境较好、右边建有高层民宅。
这些祠堂群落为纪念祖先、传承文明文化而重建,同时也是下朗村居的精神栖息地,而现在它们也成了下朗村民娱乐的场所。老人们最爱在这里切磋棋艺、看书读报、谈天说地。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及中秋节,祠堂还会举行大型的娱乐喜庆活动。
文化重地,名人辈出
自古以来,下朗村名人辈出,清有《兄弟举人》招寅亮、招寅清,现代有民国名流百粤美食第一人江孔殷、岭南咏春大师招就、粤剧编剧大师南海十三郎江誉镠、美食家江献珠等。
“百粤美食第一人”江太史
江孔殷,佛山张槎下朗人。由于江氏是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进士,曾进翰林院,故又被称为江太史,曾有“百粤美食第一人”之美誉,家中食谱有“太史菜谱”之称,其中以蛇宴最为闻名。现在亦以太史五蛇羹最广为流传,其他菜色还有太史鸡、太史豆腐等等。
粤剧大师“南海十三郎”
江誉镠,别字江枫,江誉镠是30年代著名的年轻编剧家,其父是太史江孔殷第六夫人杜氏的十三子,故艺名“南海十三郎”,曾与康有为、黄飞鸿、詹天佑、李小龙、父亲江太史等被列入佛山市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候选人。
十三郎正式晋身梨园后,效力于觉先声剧团,为薛觉先写下不少剧作。1938年广州沦陷,十三郎继续在香港大写抗敌剧本。1940年,广东省长李汉魂邀请十三郎去韶关,投入关德兴的“救亡粤剧团”,担任编剧。1945年初,韶关沦陷,他坚持演出。这位多才多艺的粤剧编剧家,一生编写过一百多部剧本,作品有《心声泪影》、《梨香院》等。
粤剧文化,开枝散叶
下朗,作为粤剧大师“南海十三郎”的故乡,粤剧文化在这里不断发芽、抽枝、长叶、郁郁葱葱,日渐茁壮。时至今日,下朗村民们都会在重阳时节敲锣打鼓,上演粤剧大观。
村民们把下朗称为“粤剧文化古村”,在公园里刻上“南海十三朗”的石碑、在祠堂内别上“南海十三朗”的平生简介,还专门成立了粤剧文化旅游办公室,以发展、壮大粤剧文化。另外,下朗还成立了“南国红豆”工作室,今年9月,广州电视台“南国红豆”将在下朗举行一场粤剧盛宴。
据村民介绍,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籣芳江公祠,就是下朗村民接待“南国红豆”节目组及宾客的场所。今年9月,村民会在这里设丰盛宴席,款待来自世界各地参加及观看”南国红豆“节目盛宴的宾客。
青砖灰瓦,百年沉淀
走进下朗村的古巷,处处是岁月打在古屋的斑驳痕迹。
下朗的的古巷,有好多条,条条巷子相通,巷道明亮干净。这些片古老的建筑群,始建于清初年间,是保存较好的宅园式古建筑群。
纵横交错的古巷,历经岁月沧桑,显得格外有韵味。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被历史打磨得铮铮发亮、细腻光滑。这些古老的青砖灰瓦,见证了下朗数百年的历史繁华与沧桑。
环境优美,宜居桃源
走进下朗,落英缤纷,满目青翠,给人悠然闲适之感。村居们环池塘而居,池塘边长满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们矗立在这里,像一把保护伞,守护着下朗村民。
村民们在大树下乘凉、漫步、娱乐、悠闲。江姨说,这棵大村见证了她两个孙子的出生、成长,现在这里也成为了孩子们玩乐的场所。
下朗有中心公园、明星公园、联合公园等村级公园,是村民们娱乐、悠闲的场所。花草、山石、凉亭、小径错落有致。这些公园是村民聚会的场所,叔叔们在这里看书下棋,阿姨们在这里跳广场舞,孩子们在这里游玩娱乐。”改造后的联合公园漂亮极了,我每天都跟老伴来这里会友,下下棋、看看报,日子过得挺舒心的。”满叔说,生活在下朗他感到无比幸福。
走在下朗的街道上,只见路旁的商铺外围颜色统一,使得街道看起来整洁、美观。道路两旁种着许多绿树,让道路景观更添色彩。
整洁美观的绿萌大道、规划整齐的绿影高楼,俨如现代都市。
为了吸引人才来下朗发展,下朗于2013年建立了下朗人才公寓,人才公寓是与张槎街道合作打造的市、区重点500套人才公租房项目,面积约39000㎡。
下朗还有老人活动中心,老人们三五成群,在这里唱粤曲、跳跳舞,看看书、谈谈心,享受无比悠闲的老年生活。
新建的下朗文化广场,是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场所。每逢佳节,文化广场都会举行大型的文娱节目,今年9月,“南国红豆”盛会将在下朗文化广场这个舞台大放光彩。
“下照乾坤雨顺风调歌盛世、塱辉日月河清海晏颂昇平”。下朗文明的村居风气与浓厚的文化底蕴正日渐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如今的下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影高楼、城乡一体。这里无工业之嘈杂,只有桃源般静谧,闲暇之际,不如来这里休憩一下吧,在这古意粤韵中走走停停,感受这粤剧古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