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胎放开,不少年轻人生了小孩却没空带小孩,家里的老人分担起这个任务,但是要注意,老人如果抱小孩时间过长或休息不当,也会造成颈肩部劳损。
近日,李叔王姨夫妇到中山市中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两人均表示右侧颈肩部疼痛,特别是肩胛骨内侧疼痛明显,曾于多处治疗检查都没发现异常,症状也未见缓解。
脊柱科副主任医师苏健询问后了解到,该夫妇小孙子年前出生,因为儿子儿媳工作忙没空照顾,所以两老特地来照顾宝宝,但令李叔及王姨想不到的是,家中两个宝宝特别能闹整天要抱,因为对孙辈的喜爱,本以为能应付过来,但才一个多月就出现颈肩部疼痛难于照顾宝宝。
苏健副主任医师体查时发现,两位患者右侧颈项部及肩胛内侧压痛明显,考虑为右肩胛提肌、菱形肌劳损,予针对性处理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肩胛复合体损伤多见于坐位姿势不良电脑族、长期一侧背物、抱小孩等人群里多见。在肌动学中肩胛骨如同汽车‘方向盘’,需在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协助下运动。”脊柱专科苏健副主任说。
菱形肌和前锯肌是稳定肩胛胸壁关节的主要肌肉,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活动平台承受小孩的重量。不少家长抱小孩时普遍会使头颈部前倾、肩胛骨的前突及微往上提转动,会使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在被拉长的状态下工作。
老年人因个体因素肌肉力量普遍不足,随着时间演进,这部分肌肉特别容易劳损导致痉挛、发炎,进而出现颈部及肩胛内侧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常误以为肩周炎、颈椎间盘突出等。
在治疗方面市中医院颈椎病专科开展的小针刀、冲击波等多种针对性治疗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但重点还是应注意预防,平素要多加强颈肩部功能锻炼。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中山市迎来生育潮,据中山市卫计局预计2017-2018年将出现生育高峰,每年新增人口约2.6-3.2万,二孩人群成为关注的焦点,当前社会重点关注妇幼的健康、教育保障外,也需关心二孩“后勤保障”人群。
如何预防该损伤?
脊柱专科苏健副主任建议,老年人抱小孩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时间过长,视情况轮流交替手臂或借助物品承担部分重量等,除外平时还可如下动作增加肩部功能锻炼,加强肌肉力量。
提放肩:挺直胸背,有意识控制肌肉使肌肉紧张提起双肩,然后放松自然肩膀下垂直,有利于颈肩部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炎症产物,缓解疼痛。
分离收拢肩:挺直胸背,有意识地收缩肌肉让双侧肩胛骨向脊柱中间靠拢,放松肌肉让双侧肩胛骨分开。
挥摆双肩:挺直胸背,有意识的让双臂上举同时向左右挥摆,然后让双臂放松下落。
【通讯员】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