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倒计时!广船国际荔湾厂区3号船台最后一船完成下水

南方+ 记者

醒狮欢腾,彩旗招展。一场阵雨为炎炎夏日的珠江岸边带来清凉的风,一座35岁的船台在此顺利完成了她的告别演出。7月10日13时许,在广船国际荔湾厂区3号船台建造的最后一艘船——5万吨级化学品/成品油“威士比·大西洋”号,缓缓离开船台。

“铛!铛!铛!”一串金属敲击声中,下水仪式正式开始。据介绍,船台下水作业程序需要经过报水位、拆除中墩和边墩、最后一次报水位、拆除副扳机、拆除主扳机保险、打开扳机等阶段。船体由十多个中墩和边墩支撑防滑,每个墩又由十多个金属块和木块叠成。拆除过程中,工人们挥动铁锤一一将金属块捶落,再逐个搬除木块。

“现在这些船墩最老的墩木差不多用了十年了!”一位造船质检员告诉记者,“我也和这些老木头一样,在荔湾老厂已经工作了20年。”随着广船迁厂,这些原在荔湾厂区工作的老员工也将分批转往龙穴岛厂区。

待所有船墩拆除完毕,仪式即将进入最后倒数打开扳机环节。扳机扣下,已亲历了数十场船台下水的老员工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机。如果将造船比作婴儿分娩,那么船台和船坞就是孕育新生命的子宫,每一艘船都要在这里经历“十月怀胎”。经历了接近15个月的建造之后,“威士比 大西洋”号随重力沿着轨道缓缓向前滑落,驶入江水中后,瞬时激起了层层细浪。

为贯彻国家产业布局和广州市“退二进三”政策以及城市用地整体规划的要求,实现广船国际全面转型发展,从今年起,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将逐步停止造船生产,将造船产能转移至南沙区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预计2018年前完成搬迁。

自此,广船国际荔湾厂区搬迁也进入倒计时阶段。在3号船台的左侧,已有63历史的广船荔湾老厂尚有1号、2号船台还在运作,她们也即将完成各自的最后一艘船。在新的厂区,将主要采取工艺更为先进的船坞和平台两种工艺模式造船,而这种采用滑道下水的造船工艺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链接——

“因军而生 因民而兴”

扩建后17年建造超40艘船 载重近200万吨

据了解,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共有1座4万吨级、2座6万吨级船台和一座5万吨级船坞,分别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几经扩建改造,几十年来,无数舰船和巨轮从这里下水,为我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3号船台始建于1982年,是厂区里最年轻的。建造之初,3号船台长度为223.4米,宽度为22米。3号船台建成之后,在上面建造的第一艘船就是导弹驱逐舰。驱逐舰是中国舰船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中国具备了研制大型水面作战舰船的实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主要承担军用船舶修造任务的广州造船厂(广船国际前身)逐渐开始转型承接民用船舶,3号船台也成为了广船“军转民”的实践场。“在建造完多艘导弹驱逐舰之后,3号船台又建造了出口到美国的11100吨全集装箱船以及500立方米的自航开体泥驳、1000立方米的自航开体泥驳等特种船。”回想起3号船台的辉煌历史,有着30多年工龄的广船国际总装二部起运课起重师傅张少兴依然记忆犹新。张少兴也担任了此次下水仪式的总指挥。

张少兴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3号船台上为美国建造的11100吨全集装箱船虽然吨位不大,但是她的建造意义很大,是广州造船厂建造的船舶产品正式打入世界航运市场的第一型船。这型船完全按照国际船舶规范的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为广船国际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国际造船规范的技术人员和员工队伍,叩开了广州造船走向世界的大门。

“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500立方米自航开体泥驳以及1000立方米自航开体泥驳也是在3号船台完成建造的船型之一,后来在广州市珠江隧道的建设中,这两型船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张少兴介绍说。

至上世纪90年代,广船国际为进一步提高在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力,与丹麦马士基集团旗下的荷兰挪富克公司签订了两艘121车位滚装船建造合同,这两艘船也先后在3号船台上完成搭载。其成功建造,填补了广船国际在客滚船建造领域的空白,为广州造船实现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建造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

随着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广船国际在2001年和2014年先后两次对3号船台进行了扩建,该船台的宽度由22米拓宽至36米,长度由223.4米接长至286米。

彼时担任广船国际副总经理的陈妙根告诉记者,扩建工程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利用原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一座全新的其实更容易,但是如何在现有船台上打桩加固,再加宽、加长,所有人都没有经验,都是摸索着干。”回忆扩建后的第一次船舶下水作业,年过七旬的陈老表示记忆犹新,“当时所有参与设计建造船台的人员全部聚在船尾,我还和大家说,‘失败了我们集体跳海!’好在第一次就成功了!”

从那之后,由广船国际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灵便型液货船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产品供不应求。3号船台成为建造“灵便型液货船”的主力船台,从2001年扩建完成至今,该船台建造的船只超过40艘、载重近200万吨。

【记者】江珊

【摄影】符超军

【通讯员】彭永桂;贾贻岭

【校对】罗健鹏

编辑 许智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