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中国医师节,而全国百强区之首的顺德,在今日对国内乃至全世界的优秀医师和医务管理能手抛出“橄榄枝”。
6月26日,顺德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顺德近日已正式实施两份医改新政——《顺德区医疗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人才确认办法》(以下简称《确认办法》)和《顺德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才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这是顺德医疗卫生系统发布的首个全面性、综合性、立体性、最具含金量的人才政策,是对新形势下人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
未来3年,顺德将面向全国大力引进30名医学领军人才和15个高端医疗团队。根据《实施方案》,引进人才最高可获200万元补贴;引进的医疗团队,带头人除可以申领响应类别的人才补贴外,还可以享受50-150万元团队资助,扶持力度高于邻近地区。
确认首批高层次卫生人才1740人
今年上半年,在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努力下,顺德医改道路上多了几个强大的帮手,他们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这些高校的加入,也让顺德公立医院“政府办、大学管”的新模式悄然成型。
好的模式与机制在落实,关键还在于人才。近期,顺德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首批高层次卫生人才认定结果,共有1740人入选,其中三类人才3名、四类人才262名、五类人才1129名,六类人才346名。
事实上,这是《顺德区医疗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人才确认办法》出台后认定的首批卫生人才。
梳理《确认办法》不难发现,与周边城市已发布的人才政策不同,顺德高层次卫生人才分为6大类别。
其中,符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中科院院士两大条件之一者可认定为“一类人才”,符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等条件之一可认定为“二类人才”。符合国家级名医、名中医,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或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等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三类人才”。
在顺德首批认定名单中,虽然还未出现“一类人才”和“二类人才”人员。但是,3名“三类人才”中,均为顺德区医学领军人才,其中有2名出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1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这两所医院目前均是顺德公立医院改革的“主力军”。
符合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且拥有博士学位之一的人才可被认定为“四类人才”,目前首批“四类人才”集中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等,以及北滘医院、勒流医院等镇一级公立医院中。此外,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有2名和1名人才被确认为“四类人才”。
人才确认为新政实施突破口
为何出台上述两份新政?顺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常务副局长曹毅介绍说,这是因为,过去顺德区卫生人才主要由各单位自我培养为主,缺乏全区统筹和系统发展,人才招不进、留不住、下不去等问题较为突出。
去年以来,顺德区委区政府提出“开放引领 创新驱动”重大战略,明确要用创新的思维、更大的力度、更强的针对性加快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及卫生强区建设,加强对外战略合作,推动人才政策全面升级落实。
如今不到一年时间,顺德政府持续发布人才新政,卫生系统两份人才政策出台更是备受各界关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竞逐中,医疗服务、教育服务这两大城市软实力要素已从“配菜”变为了顺德的“主菜”。
“新政以人才确认为突破口,在人才确认、评价、补贴、考核、配套服务等方面都是大手笔、大突破。”曹毅认为,经确认的高层次卫生人才可获得全面改版升级的“德才卡”,在全区范围畅享高层次人才各项优待服务,服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6月25日顺德好医生2017年十佳医生、优秀家庭医生团队表彰会上,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刘瑞林、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院长黄枫等25名高层次卫生人才代表已提前领到了“德才卡”。
三年投入8000万元补贴高层次卫生人才
“人才确认重实绩、广覆盖,这是新政的第一大特点。”曹毅介绍说,新的人才评价机制转变了以往唯职称、唯学历的普适性评价观念,突出与顺德医疗卫生水平相匹配、以业绩成果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导向进行分类确认,保证跨过门槛确认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水平或潜质。此外,人才确认不局限于医务人员,换言之,只要是为卫生系统提供智力服务,即便不从事医疗工作,也能申报卫生系统人才的认定或评定,构筑各学科人才共同助力医改事业的“大格局”。
“在传统认识上,医护药技为医疗队伍的主力,但对于市民、患者来说,医疗水平的高要求不单体现在医疗服务上还包括就医体验、就诊流程、候诊取药时间、检查检验结果获取便捷度,如何解决‘三长一短’难题,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提升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德需要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科人才,形成顺德医院新的竞争优势。”曹毅说。
据了解,在新政引领下,顺德既积极引进人才个人,也鼓励团队进驻。“既可以是刚性服务,也可以是柔性合作。高层次团队和柔性人才同样可享受相关资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体现了顺德开放、包容的胸怀。”曹毅认为。
根据规划,未来3年,顺德将面向全国大力引进30名医学领军人才和15个高端医疗团队。根据《顺德实施方案》,引进人才最高可获200万元补贴;引进的医疗团队,带头人除可以申领相应类别的个人补贴外,还可以享受50-150万元团队资助,扶持力度高于邻近地区。另外,补贴金额根据人才的不同层次、水平设立标准,充分扩大了补贴对象的覆盖范围。预计近三年财政投入8000万元。
顺德将重视卫生人才培养载体建设
在今年上半年,顺德派出了首批近100名优秀后备干部,到国内享有盛誉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培训。这其实与顺德卫生人才两份新政有关,新政将重视人才培养载体建设。
一方面,顺德近年将争创多个国家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通过重点专科建设树立全区专科品牌标杆,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医疗骨干。另一方面,顺德将主动“走出去”与国内外知名医院或医学院校开展战略合作,为人才提供高端增值平台。今年下半年,顺德公立医院还将派出第二批优秀后备干部,到湘雅医院进修。此外,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工作室等都给予了不同力度的扶持。
有观察人士直言,顺德打出的人才新政有如一套创新“组合拳”,支持角度更加多维、改革深度更加凸显、保障力度更加全面,力争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把顺德建设成为医学人才聚集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打造卫生人才高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顺德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的工作正在洽谈中,医改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顺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勇则表示,顺德区将通过改革人事和绩效分配制度,健全选拔机制,完善人才招聘、使用和激励等政策,为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努力建设高水平卫生人才队伍,向建设“水平向广深看齐”、 “打造珠江西岸区域医疗卫生高地”的顺德医疗卫生新优势的目标奋进。
【记者】欧阳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