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了还自称“宝宝”,可能你患上了“彼得潘综合症”

趣健康

生活中,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一群人:

爱自称“本公主”或“宝宝”;

习惯使用各种“宝宝”体表情包;

虽然是个成人却总是动不动发小孩子脾气……

如果是女生也许你认为这只是撒娇或玩笑,如果是男生可能你们的关系更亲密,但你造吗?过分沉溺于“宝宝”的世界,也许他们属于这样一群人——彼得潘症候群。

什么是“彼得潘综合症”?

说起彼得潘,你一定听过那则童话,在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他是生活在梦幻般“永无乡”里的彼得潘,永远也不想长大。

而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像彼得潘那样,固守在青春的幻想中,拒绝长大。他们会感到越长大越痛苦,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Dan Kiley在1983年正式提出了“彼得潘综合症”的概念,它指的是“成年人没有达到情绪上的成熟”。彼得潘综合症只是一个流行心理学概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疾病。在他的描述中,“彼得潘”是这样一群人:“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通常他们都会有以下表现:

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

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

不敢承担责任,迟迟不敢结婚或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

难以适应社会,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

青年“彼得潘”更常见

有研究认为,青年人患“彼得潘综合征”的几率比较大,当然也有40岁以上的患者。一般来说,患者的配偶和周围朋友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症状,但他们往往不愿承认。

心理学家们认为,形成“彼得潘综合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环境,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已形成了依赖行为模式,习惯于让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阿根廷心理健康协会主席、精神病学专家佩伊鲁教授也把“彼得潘综合症”的形成归咎于家庭教育。他认为,对父母而言,在孩子青春期采取两种错误的教育方法:过于冷漠或呵护过度,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晚熟”,因为这两种方法都会使孩子缺乏与外界沟通及与其他人共处的能力。

身边有“彼得潘”该怎么办?

身边有“彼得潘”,该怎么让他们正视“自己已不是宝宝”的事实呢?记得有阵子在大学生和年轻女性中流行过梳娃娃头、用奶瓶喝水等向婴儿期倒退的行为表现,还有的人嘴上不说,心里就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其实这些都暗示着某种拒绝长大的信息,可能跟回避成人世界的压力和困惑有关。

心理学家认为,矫正“彼得潘”们的心理疗法有很多种,但专家建议,最好的方法还是“彼得潘”们自己尽早正视自己,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

嗨……每当健康君过生日时,总不想让生日蜡烛又多一根,总喊着要过18岁生日,可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早已长大,也早已在成人的世界摸爬滚打,尽快的面对和寻求解决办法才是快速成长的唯一出路,不是吗?


编辑 佘余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