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记住这四个原则

南方+

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必须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党性、与人为善、给人自尊。

文丨王学森

实事求是,准确客观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要理性客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感情用事。只有坚持客观性,在批评时才能公正合理地处理人和事,不会出现关系好了大事化小,关系不好就落井下石的情况。进行自我批评,也要客观,不要为了应付组织而敷衍了事,或违心地夸大自己的问题。
要具体到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贵在有实效,首要一条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具体到人和事。只有具体才能深入且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和教育力。如果高谈阔论,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走过场、搞形式,不可能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当前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体上效果是好的,但也有不少党组织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重要的原因一个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具体,无的放矢、隔靴搔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批评和处理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其通报批评都具体到人和事。如果通报批评不具体到人和事,就不可能在全党全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教育和震慑作用,党风也不可能出现今天这种好局面。
要辩证分析。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坚持“两点论”。一个同志有缺点错误,应该全面、历史地评价,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激励他克服缺点和错误。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无论批评别人,还是批评自己,对问题的性质和错误程度,要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把握好度。

坚持党性,出于公心

能否有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这些年来,在不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自我批评难,开展相互批评更难。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党性原则不强,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是主要原因。”
坚持党性,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指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只有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大胆公正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坚持党性,要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讲真理,就是要围绕大是大非问题,即党性原则、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等方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共产党员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工作,也难免会犯错误,但是只要自己襟怀坦白,勇于自我批评,下决心改正,就不会掉“面子”。
坚持党性,要求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要公正、公道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否则就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列宁指出:“在衡量一个事物时,如果根据是涉及自己的‘下级团体’(对党而言)还是涉及他人的‘下级团体’而使用两个不同的尺度——这是很糟糕的。这正是庸俗观念和小组习气,决不是党性的态度。”只有出于公心开展批评,才能避免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在批评中不带有任何偏见,不掺杂任何私心、不裹挟任何私欲、不搭载任何私人企图。

与人为善,团结同志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本着对党、对同事负责的态度,善意地、真诚地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坚持以诚待人,通过真心实意、诚心诚意沟通思想,达到真正把关心、关爱送给被批评者。

与人为善,就要把开展批评的出发点切实放在帮助同志上。批评是从党内同志的健康成长、积极进步之需要出发,而不是借机“出气”,整和自己意见相左、“不听话”的人。只有批评者充满真情关怀,被批评者才能是如沐春风。当前之所以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批评难以开展,就在于开展批评没有做到与人为善,批评别人暴风骤雨,力求将其“打倒”而快之。这样的批评,伤害同志影响团结,根本达不到党内批评的目的,甚至会增加矛盾和隔阂。
与人为善,就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实现党内团结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团结这个出发点,批评就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只有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才能对同志采取关心爱护的态度开展批评。坚持与人为善、团结同志,要防止只讲“团结”不讲批评、取消党内思想斗争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也要防止只讲批评不讲团结的过火斗争。

给人自尊,注意方式

古人曰:闻过则喜。这是一种十分高的思想境界,普通群众往往达不到这种境界,党员干部也不例外,对批评常常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如何让批评容易接受,关键在于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自尊心是人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如果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就会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产生对立情绪。只有当被批评者把批评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批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保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把自尊心引导转化为自我批评的动力,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意见。要以尊重人格为前提,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选择有效的批评方法,如采取讨论式、提问式、鼓励式等多种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批评效果。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方法

编辑 殷立飞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