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李广俊,男,1975年5月出生,惠东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三级警督警衔,现任惠东县公安局便衣侦查大队大队长。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次、“全市优秀人民警察”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被评为“惠州市先进工作者”1次、惠东县劳动模范1次、惠东县公安局“五好队长”1次。2016年1月被评为首届“最美惠州警察”。
近日,李广俊获评全国公安系统最高荣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同时在公安部组织的网络评选活动中获评广东唯一一位“我心中的警察英雄”,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成为惠州公安历史上首个入选公安部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民警。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便衣警察。‘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唱的就是我们便衣警察。我一从警就踏上了便衣侦查之路,在这条路上矢志不渝,越走越勇,我最大的追求就是天下无贼。”日前,作为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李广俊,在自己的报告中如此说道。
自愿“降格”返岗的“便衣教头”
李广俊从小就敬佩警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警察抓贼。多年来,他坚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1999年,李广俊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惠东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当警察后,良好的体能让他在抓贼时如虎添翼。入警不久,他在街边巡逻时,发现一名小偷正在作案,“住手!”他一声大喝,吓得小偷一哆嗦,一两秒钟后才反应过来,拔腿跑进小巷。李广俊立即追了过去,在跑过几条小巷后,身材瘦弱的小偷再也坚持不住,瘫坐在地上。
此后,他白天执行巡逻任务,天黑后便穿起便装在街上四处巡查,发现可疑目标就跟踪。如果可疑目标作案,就将其当场逮捕。一个月后,大队领导发现李广俊做便衣以后效率大大提高,就抽调了4名民警让他指挥,并组建了便衣小组。随后5个月,这个5人小组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巡警大队其余几个中队抓人量的总和。
2014年底,李广俊因工作成绩优异,被惠东县公安局任命为督察大队大队长。听到消息后的李广俊却高兴不起来,他心里割舍不下便衣事业。最终,为了重返便衣岗位,他自愿“降格”为巡警大队教导员。担任巡警大队教导员1年多后,惠东县公安局便衣侦查大队于2016年4月成立,李广俊被任命为大队长。在“飓风2016”专项打击行动中,李广俊带领的120名便衣队员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241人。
李广俊对于便衣这一职业的坚守,赢得了同事的尊重。他也因为潜心钻研各种便衣伏击技法,而被同事称为“便衣教头”。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单枪匹马,用一条绳子抓住两名带刀贼;不顾即将爆炸的着火客车,从车底挽回群众生命;躲开了迎面而来的匕首,带伤让毒贩伏法;面对扑上来的歹徒,果断开枪,避免了更大伤亡。这些年来,无论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持械歹徒,还是千钧一发的危难抢险,在每一次行动中,李广俊总是冲在最前面。从警18年来,他开枪过百次,除了震慑凶徒,也曾击伤嫌犯;为了侦破案件和拯救群众,他6次直面险况,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3年3月21日,李广俊和队员赖文清驾车押解一名嫌疑人后返回巡警大队途中遇到一起车祸。一辆开往惠东的大巴车在行至惠东县平山二河桥旁时,和一辆迎面行驶的摩托车相撞。
摩托车上的两人摔进了大巴的车底昏迷过去,而摩托车的油箱撞裂,流出的汽油因碰撞摩擦燃烧起来,当时大巴车上载有3名学生和1名老师。火势凶猛,车门已被烧坏变形无法打开,而车窗是密封的。李广俊回忆,他和队员拿起对讲机猛击车窗,和群众一起将困在车上的4人救了出来。此时火势越燃越旺,汽车随时可能爆炸。借着火光,李广俊突然看到车底下还有两名已经昏迷的摩托车乘客。
“糟糕,还有两人压在车底!”李广俊一边说,一边要求赖文清协助再次靠近现场救人。李广俊介绍,自己赶过去救人,赖文清也配合他将两名伤者拉出车底。“拉他们的手,手上都已经很烫了。”在他们撤离大巴3米远时,只听见背后一声响,大巴车的油箱爆炸了。躲过第一次爆炸,他们再跑开50多米,大巴车第二次爆炸了。
2009年12月的一个晚上,一名吃完宵夜的女子遭遇一持刀男子抢劫,并被割伤。事发地点刚好在李广俊居所的附近,接报后,李广俊立即赶赴现场,对嫌犯进行堵截,成为最早拦截到嫌犯的警察。在一个巷口,李广俊堵在嫌犯的前方,要求嫌犯立即停步,“但是他没有听我的,继续向我跑过来。”于是,李广俊开枪警告对方,但持刀嫌疑人还是没有停下脚步。当嫌犯离李广俊只有2米远的时候,李广俊果断开枪,打中持刀嫌疑人的腹部。
“在危急关头我必须挺身而出,因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只不过是做了警察应该做的事。”谈起这些惊险的往事,李广俊平静地说道。如今,面对荣誉,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决心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保持本色,跟过去一样抓贼,另外就是带好队伍,做好表率,让更多的便衣队员成为‘李广俊’”。
【记者】林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