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代玉米螟将进入为害盛期,各个时期都不能掉以轻心

农财宝典
+ 订阅

据各地春季玉米螟基数调查,今年新疆、华北和黄淮部分地区基数较高,东北地区比常年明显下降,结合玉米种植和长势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一代玉米螟在新疆北部大发生,新疆南部和东部、东北大部、华北和黄淮局部偏重发生,其他地区中等及以下程度发生,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4亿亩。

全国一代玉米螟爆发现状、趋势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西北、西南和东北大部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4天,黄淮海大部偏早3-5天。预计6月中旬至7月末,西南、江淮、黄淮、西北、华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能使玉米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常年春玉米受害植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

①新疆基数偏高,东北大部比常年下降明显

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新疆全区平均百秆活虫数65头,比常年和上年分别增加34%和97%,其中北疆伊犁和博州部分地区高达355-580头,为历史最高年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冬后平均百秆活虫数在35 -47头之间,虫口数量比常年偏低,但黑龙江高于上年;天津、山西、山东、江苏、湖南在25-45头之间,比常年和上年偏高;北京、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在11-20头之间,冬后基数低于常年;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在7-10头之间,比常年偏低。

②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

今年春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目前北方春玉米多处于出苗至七叶期,西南和西北地区处于七叶至拔节期,江南、华南多处于抽雄至灌浆期。玉米生育期接近常年,主产区春玉米长势良好,品种对玉米螟无抗性,玉米种植和布局有利于玉米螟发生和为害。

③天气条件对部分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有利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20天,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其中东北地区、新疆大部偏多2~5成,对该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发育有利;华北和黄淮大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对这些地区一代玉米螟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别都说一代,人家有七代呢!

玉米螟是玉米、高粱的主要虫害,是具有巨大危害潜力的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害虫。发生范围大,为害面积广,为害损失严重。它每年给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往往会造成玉米严重的减产和粮食质量上的损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甜玉米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致使玉米螟虫为害加重。

▲玉米螟卵

▼玉米螟幼虫和蛹

▲玉米螟幼虫

▼玉米螟成虫

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各个世代以及每个虫态的发生期因地而异。在同一发生区也因年度间的气温变化而略有差别。

通常情况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发期在1-3代区大致为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盛期为玉米雌穗抽丝4,第二代卵和幼虫的发生盛期在2-3代区大体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

各虫态历期:卵一般3-5d, 幼虫,第一代25-30d, 其他世代一般15-25d, 越冬幼虫长达200d以上,蛹25℃时7-11d,一般8-30d, 以越冬代最长,成虫寿命一般8-10d。

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


这虫该怎么杀?

1、农业防治

①处理高粱和玉米枝秆,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将有虫的高粱和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

②设置诱集田。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播种时在正常播期前1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进行集中防治。

③结合田间管理清除虫源。如利用间苗、定苗清除有虫卵或幼虫的植株,集中销毁。

④选用非玉米螟寄主进行间作或轮做。

2、诱杀成虫

①灯光诱杀成虫:如频振式杀虫灯、自控式害虫诱杀灯都很有效。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诱器的使用说明,加强试用期间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灯具的杀虫效果。

②利用性诱剂进行诱杀成虫,降低下一代的发生率。使用时一般相距50m设一诱源,将其放在直径约20cm的盛有洗衣粉液的水盆上,水盆高出植株。使用此法也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应及时地捞出雄虫,并添加水和洗衣粉。

3、化学防治

施用颗粒剂防治一代幼虫。推荐使用下面几种药剂:

①3%辛硫磷颗粒剂灌心叶

每亩用量0.5-0.75公斤,均匀施入玉米新叶中。

②乐斯本颗粒剂灌心叶

用40.7乐斯本乳油0.5公斤兑细砂25公斤混拌均匀,每亩用颗粒剂1公斤左右。

③BT颗粒剂(苏云金杆菌),亩用量150毫升兑适量水,然后与1.5—2公斤细河砂混拌均匀,晾干后灌心叶。

④白僵菌颗粒剂:用每克含5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30克兑细砂1.5公斤,混拌均匀灌心叶。

以上③④两种生物药剂混拌均匀,随拌随用。于玉米心叶中-末期初撒入玉米心叶内。

其他药剂防治:

⑤化学药物喷雾防治:用40.7%毒死蜱、吡虫啉、丁硫克百威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⑥如二代玉米螟危害重时,根据二代玉米螟幼虫三龄前主要集中在雌穗花丝危害的特点,可采取药液灌穗的方法防控,即用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注雌穗,或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使药液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危害的幼虫。或采用高杆作物喷雾机进行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链接

玉米螟不断发生的原因

玉米螟主要分布在玉米产区,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区最重。玉米螟可以为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养分的上下输导,降低光合效率,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影响受害植株的经济产量。

玉米螟的为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些年玉米螟的危害有加重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个方面。

①玉米螟的寄主量增大

玉米种植面积增大,一是由于玉米产量高;二是玉米种植作业和管理比其他作物省工省力;三是尤其近些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较强。致使其他杂粮等作物面积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大;秸秆余量增大,长期以来玉米秸秆主要用于烧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加大,尤其高产、耐密型品种的推广种植,不仅让粮食产量翻番,秸秆产量也是成倍增长,由过去用量极度缺少变为今天大量剩余,从房前屋后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玉米秸秆的堆积。

②玉米螟防治不力

防治玉米螟时只防治第1代,玉米螟的发生代数随纬度变化而有显著的差异:在我国,北纬45°以北发生1代,北纬40°~45°发生2代,北纬30°~40°发生3代,北纬25°~30°发生4代,北纬20°~25°发生5~6代。海拔越高,发生代数越少。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防治技术实施不到位,在玉米螟防治时期,农村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未进行防治,或者防治不够及时,不仅使自家的田块防治效果不好,也使周围田块未能达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③化学防治使玉米螟产生抗药性

近些年来,虽然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就,有的还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农民对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在认识上产生误区,加之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费工费时,致使很多先进的防治技术推广不久后就被搁浅,药剂防治成为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手段。

④越冬虫源丰富

玉米螟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冬季取暖没有烧完的秸秆、田间地头剩余的秸秆及玉米轴、玉米茬内都存有大量的越冬玉米螟虫。翌年春季这些越冬寄主秸秆未及时很好地处理,不仅为害当年玉米,也保持了害虫的高位越冬基数。因此,越冬寄主体内的玉米螟幼虫就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化蛹、羽化、产卵、孵化幼虫进而为害翌年的玉米。而目前农民把玉米螟的防治时期主要放在卵期和幼虫期,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害虫的虫源。

⑤对防治玉米螟的认识不够

有的农民对防治玉米螟的认识不够,认为一个小小的虫子危害太小,因此即使国家出资补贴防治玉米螟虫也是漫不经心,更不要说让他自身出资去防治玉米螟。因此,玉米螟为害程度加重。

文章内容源于全国农技中心、中国论文网等平台

编辑 李少泽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