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发社区,对于清远人来说
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陌生到很多老清远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大多数年轻人也不曾听说过
但对在这里居住了一辈子的陈启新来说
却深有感触
......
俯瞰清城区东城街道莲发社区洁净的大学西路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要是在以前,这个街道早就浸满积水了,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现年66岁的老陈,全名陈启新,是清城区东城街某单位的退休职工。
目睹了社区的变迁,“变化太大了!”陈启新如此说,虽然社区变化大,但环境卫生差、居民文明意识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会发挥余热,为社区“创文”尽一份力量。
溯源:所在地原为市畜牧水产示范场管辖,外来人口居多
“莲发社区是一个新成立的社区,2005年11月从青云社区拆分正式成立。”据清城区东城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莲发社区所在地原为清远市畜牧水产示范场莲塘开发区管辖,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老社区,建市后就存在。
↑上下滑动查看“握手楼”来源
当时,市畜牧水产示范场以养殖为主,来自清远英德、三连一阳等地的农民陆续来此赶集,发现商机后,以承包鱼塘养鱼、养鸭、养猪为生。后来,这些农民自己建了住房在此定居,由于当时没有规划和报批,时至今日,农民自建的住房都无法取得产权证,一直过着住、户分离的生活。
2003年6月,清城区撤消原附城镇,新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原为市畜牧水产示范场管辖的莲发社区地段被划归东城街办青云社区管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为便于社区管理服务,经清城区政府和民政部门批准,2005年11月莲发社区正式成立。
由于是农民自建的住房,楼层高低不一,低的楼层只有三四层,高的楼层则有七八层,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十分紧凑,从外部看起来,显得密密麻麻,被当地人称为“握手楼”。
说起这些“握手楼”带来的烦恼,今年4月份,刚从东城街办调任莲发社区居委会书记的邓伟清用两个字来形容:“繁琐”。
“繁琐”之一,是“握手楼”由于没有规划,属于老旧单体楼,下水道管网建设非常落后,时常发生低楼层住户下水道被堵塞,高楼层住户不愿意出钱维修,久而久之,同一栋居民楼的住户之间的矛盾就日渐突出,社区居委会接到类似的投诉很多,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
“繁琐”之二,是整个社区的990栋“握手楼”建设时都没有消防设施,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消防隐患问题也日渐突出,万一社区发生消防事故,该如何是好?而要完善社区的消防设施,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繁琐”之三,莲发社区总人口有6万多人,属于本地户籍的人口却只有1677人,由于约6万人都是清城区外来人口,且多数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握手楼”之间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凸现,一些居民没有养成把垃圾丢进垃圾桶的习惯,随地乱吐痰、乱扔垃圾现象较多,保洁员刚清扫过后的路面,垃圾再次出现的现象不时发生。
蜕变:商户、居民称赞社区环境面貌变化大
位于莲发社区的东岗二路,此前因路面破损、环境卫生差、乱摆卖等现象,多次被媒体曝光过,也成为社区“创文”工作的一大难题。然而,就在上个月中旬,东岗二路的路面得到了全面修复,人行道实现了硬底化建设,并重新铺垫一新。
面包店员工:陈女士
“路面以前有不少坑洼,重新修好了看起来很舒服,大家走起来也很舒心。”在东岗二路一家面包店上班的陈女士说,她所在的面包店开业已有一年半左右,之前因为店门前的路面差,尤其一到下雨天路面泥泞,会影响到店里的生意,现在道路修好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一些。
商户:林先生
“要想生意好,首先要路面好,车辆不乱停放,不影响大家出行。”东岗二路的商户林先生说,以前他也因为该路段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投诉过,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看到路面得到修复,街道两旁也新划有停车位,还有城管执法,车辆乱停放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对于这个改变必须点个赞,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
社区居民&卫生保洁员:雷阿姨
雷阿姨今年1月份经人介绍做了社区保洁员,说起这半年以来的感受,雷阿姨用“变化好大”来形容。她说,最初做保洁员时,发现垃圾桶周边经常扔满垃圾,清理起来很费时费力,最近1个多月,她发现垃圾桶周边的垃圾明显少了很多,路面的垃圾也比以前少了,“看到街道上很多地方都有创文宣传栏,感觉这些宣传还是很有用,大家都比以前讲文明了。”
卫生保洁员:老李
相对于雷阿姨半年保洁员的经历,现年50岁的老李则是一名保洁员队伍里的“新兵”。他拉着一个垃圾桶在街道上转悠了一个多小时,收拾到的垃圾还不到垃圾桶的三分之一,“我这个月刚上班,做了半个月感觉还比较轻松,垃圾也不多。”
莲发社区居委会书记邓伟清介绍说
这个月起,莲发社区在原来30名保洁员的基础上再增加了20名保洁员,覆盖社区所有背街小巷和主要街道。同时,社区还有50名网格员,加上东城街办派出的约30名城管队员,每天对社区进行走访、巡查。
现状:居民乱扔垃圾、小贩占道经营现象仍然存在
尽管莲发社区的改变得到了不少居民的赞许,但居民乱扔垃圾、小贩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邓伟清坦言,在“创文”整治过程中,最大的难题还是人员素质问题。社区虽然通过开展硬底化工程和环境卫生整治工程等多项工作,促使社区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居民自身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
莲发社区街巷内在街头人行道上卖菜,垃圾随地丢。
在莲塘市场周边及巷道里,有一些小贩用扁担挑着蔬菜在叫卖,问及为什么不去市场里卖菜时,一名年龄约60岁的阿婆说,
去市场要收取费用,自己种的菜不多,去市场里面卖不划算,而且在巷道里卖菜,路过的人比较多,买菜、卖菜都比较方便。
对此,邓伟清说,这种乱摆卖和占道经营现象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以劝导为主,“工作人员一走,小贩又来了,也不可能每分每秒都守在这里。”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居民从楼上丢弃纸屑、塑料袋等垃圾,楼与楼之间的电线上,也发现有居民丢弃的垃圾,被悬挂在半空中,增加了保洁员清扫的难度。
困惑:社区创文长效机制如何建立?
“目前,莲发社区的创文工作,基本上都是政府在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东城街办党工委委员潘建业说,莲发社区的背街小巷“创文”整治工作,在整个东城街都算做得不错,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显而易见。比如,社区的居民多数为农民,文化程度和文明素质相对不高,对“创文”的知晓率和主动性都不高。此外,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不强,这些都是接下来要重点开展的工作。
邓伟清表示,
在整治过程中,政府对社区所有背街小巷的生锈、老旧铁门都进行了重新刷新油漆,同时,对所有居民楼道里张贴的牛皮癬等广告多进行了清理,并重新粉刷一新,目前看起来比较整洁,但如何保持这种墙面的整洁和路面整洁,还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为了探索建立这种长效机制,莲发社区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比如通过建立楼长制,在每栋单体楼选出楼长,由楼长负责本栋楼居民的文明劝导,在环境卫生方面,如果出现下水道或化粪池堵塞需要筹集资金清理,也由楼长负责联络居民协商解决。
同时,通过开展社区好人评选活动,以身边好人发挥示范作用。此外,通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者上门服务、文明宣传等方式,逐步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这应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急不来,需要循序渐进。”
大家都在看
1、清远沃尔玛、万象大卫城即将开业,近1000个就业机会等你来!
2、“四馆一中心”动工?影视城进驻?这些"不小心"就过亿的大项目将在清远投建~
3、省里批啦!广清城际铁路将延至广州火车站 花都⇋市区仅25分钟
4、选调公务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清远70多个好工作等着你
5、广东要新建3个新型都市区,清远榜上有名,这会带来什么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