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宋朝人运用经济学赈灾

南都周刊
+ 订阅

史 太 Long

宋代比较有现代气息的赈灾模式,表现为市场逻辑的崛起,政府有意识地运用市场机制赈济灾民,这其中的佼佼者,当推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赵抃。

文|吴钩

中国自古天灾频仍,为应付灾荒、防止灾民流离失所,早在公元前的西周时代,便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赈灾制度,叫做「荒政」,由十二项政策构成:

散利(发放救济物资)、薄征(减免赋税);缓刑(暂缓刑罚);弛力(放宽力役);舍禁(开禁山泽资源);去几(停征关市之税);眚礼(减省吉礼);杀哀(减省凶礼);蕃乐(停止娱乐);多婚(鼓励婚育);索鬼神(向神灵祈祷);除盗贼。

到了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宋王朝,由于恰好横跨了两个气候温暖期,中间还夹着一个寒冷期,气候变化频繁,导致自然灾害的出现也更加密集,两宋三百余年,单就史有记录的水灾,便有600多次。宋朝的荒政也因此更加完备,中国第一部救荒专书《救荒活民书》,便诞生在南宋。

宋代比较有现代气息的赈灾模式,表现为市场逻辑的崛起,政府有意识地运用市场机制赈济灾民,这其中的佼佼者,当推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赵抃。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发生灾荒,「吴中大饥,殍殣枕路」,当时范仲淹为杭州知州,兼负责浙西一带的赈灾。范仲淹除了给饥民「发粟」之外,见「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便「纵民竞渡」,鼓励民间多办些赛龙舟活动,鼓励居民出游观看比赛。

他自己则每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又叫来杭州的「诸佛寺主首」,告诉他们:「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诸寺主首觉得有道理,于是大兴土木,雇佣了许多工人。杭州政府也大举兴建「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范仲淹画像

范仲淹的做法很快引起监察系统的注意,浙西路的监司弹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这也说明当时的监察系统反应灵敏、运作正常,如果无人出来弹劾,那才不正常)。范仲淹坦然处之。朝廷派人一调查,发现范仲淹之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范公的举措,恰好暗合了凯恩斯的理论,即通过扩大投资与鼓励消费来拉动经济,从而惠及民生。当时杭州的「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这无数人,都因为范仲淹施行的「凯恩斯经济刺激政策」,而不致失业、沦为流民。

那一年,「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沈括赞扬说,此皆「先生之美泽也」。

二十年后的熙宁八年(1075年),两浙路又有灾荒,「米价踊贵,饥死者相望」。诸州政府为平抑粮价,皆在「衢路立告赏,禁人增米价」。米价虽然控制住了,但市场上却没有多少米可以出售。当时在越州(今绍兴)任太守的赵抃,则反其道而行之,命人贴出公告,宣布政府不抑粮价,有多余粮食之人尽管「增价粜之」,想卖多少价钱就卖多少价钱。如此一来,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越州,很快越州的商品粮供应充足,米价也跌了下来。

这则故事记录在明代冯梦龙编撰的《智囊全集》中。冯梦龙讲完故事后评论说:「大凡物多则贱,少则贵。不求贱而求多,(赵抃)真晓人也。」而对「禁人增米价」的政府行为,冯梦龙则讽刺道,「俗吏往往如此。」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赵抃比俗吏的高明之处,是他不迷信政府权力的「看得见的脚」(行政命令),而更相信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正好暗合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当然,赵抃的赈灾方式能够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也应归功于宋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商品粮市场网络。

宋人叶适说,湖南:地之所产米最盛,而中家无储粮。臣尝细察其故矣。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无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展转贩粜,以规厚利。

《清明上河图》就画了多条停泊在汴河上的漕船,那都是从南方运粮前来京师的。这些漕船看起来不像是官船(因为不见官兵押运),而是私人船只,可见当时民间市场化的漕运是相当发达的。

《清明上河图》中段汴河漕船部分

二十五年前范仲淹在杭州赈灾时,已经巧妙地运用了「看不见的手」,当时杭州米价升至120文每斗,范仲淹贴出榜文,称以每斗180文收购粮食,「商贾闻之,晨夕争先,惟恐后,且虑后者继来。米既辐凑,价亦随减」。

值得指出的是,并非只有范赵二公有此智慧,而是越来越多的宋人都已发现了「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南宋人董煟在他的《救荒活民书》中便明明白白地提出「不抑价」的赈灾主张:「惟不抑价,非惟舟车辐凑,而上户亦恐后时,争先发廪,米价亦自低矣。」

董煟曾经看到,有一些地方,「上司指挥不得妄増米价」,「本欲存恤细民」,却「不知四境之外米价差高」,牙侩暗暗增价收购本地之米,转往他州,导致荒情加剧。好事办出了坏事。

赵忭在越州赈灾,也使用过范仲淹的「凯恩斯政策」,「僦(雇佣)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不管是依靠自由市场的机制来置配赈灾的资源,还是利用凯恩斯手段刺激经济,这一右一左的政策,当时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天想来,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编辑 佘余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