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公德·重礼仪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六月,文明礼仪月翩然而至,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谦虚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和素养,讲文明树新风更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配合文明礼貌月的号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讲文明的公民。
(一)语言文明规范
1、用语文雅谦逊,态度诚恳亲切,语音清楚自然。
2、工作生活中使用日常礼貌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稍候、不客气、再见。)
(二)仪表文明规范
1、表情自然大方,不轻佻失态。
2、参加各种活动,宜着相适配的衣服,举止端庄大方。
3、着衣整洁,不脏、不破、不出格。
(三)餐桌文明规范
1、饮酒要有度,不要强求硬劝,不要逞能狂饮。
2、公共用餐场地,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3、点菜不超量,吃不完打包带走,不浪费。
4、进餐时,不宜敲打餐具发出声音或将餐具指向别人。
(四)乘车文明规范
1、先下后上,互谅互让,不要蛮横粗野,不争位抢座。
2、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妇和抱小孩者让座。
3、车上发生不良现象时,敢于批评,勇于制止。
(五)行车文明规范
1、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或天桥,不闯红灯,不翻阅交通护栏。
2、机动车驾驶员要服从交警指挥,车辆按道行驶,红灯停,绿灯行,严禁无证及酒后驾驶机动车。
3、雨天驾驶或趟过路面积水时,应缓慢行驶,防止将水溅至路人身上。
图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