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肚子里扯出“面条”?!这是病,得治!

农财宝典
+ 订阅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说,有网友在菜市场买回鲫鱼,从肚子里扯出一米多长的面条状虫子,让大家惊呆了。

实际上,这是一种绦虫,俗称“面条虫”。一般寄生在个体鱼体内,并不会大面积传播。绦虫对人体并无交叉性危害,只要将鱼的内脏、鱼鳞及寄生虫清除,煮熟烧透后食用就没有问题。但如果鱼没有煮熟就食用,绦虫还是可以寄生在人体内的。

虽然它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对于鱼来说,确实一种难搞的病害,得提前预防。

今天渔行家姜小威就近年在江苏盐城遇见的寄生在鲫鱼体内的面条虫病做一个简单介绍。

症状1此类面条虫学名叫舌状绦虫,寄生在鲫鱼体内后,造成鱼的腹部膨大。用手轻压感觉硬硬的。

2鱼体失去平衡,在水面缓慢的游动甚至静止不动,病鱼头部发黑,眼睛深陷,看上去严重营养不良。

3由于受到虫体体积过大(一般一条鲫鱼体内寄生两条成虫),挤压肠、肝、脾等器官,使其正常机能受到抑制、破坏,并引起贫血,所以病鱼看上去整体体色变淡(头部除外)。

4鱼体消瘦,体力衰竭,慢慢的死去。严重的病例可见成虫从病鱼腹部钻出,漂流在水面上,直接导致病鱼死亡。发病严重的塘口可导致整体塘口投料机附近没有鱼群集中摄食。预防1鸟类:鸟类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由于鸟类喜食绦虫,所以在发病严重的塘口,我们往往会看见成群的鸟徘徊在塘口上方,在摄食病鱼的同时通过粪便也把疾病带到相邻的塘口甚至更远的塘口,本来此类疾病是散发性的,但是通过这样一个传播媒介,经过一年甚至几年往往会造成群发性。

2水源传播:发病的塘口排水,死亡的鲫鱼扔到进水河等这些都会造成健康塘口受到感染,所以死亡的鲫鱼一定要深埋处理,切忌乱扔,那样对人对己都不利!

3鱼种:选择鱼种的时候一定要解剖检查是否有带病寄生虫,带病的坚决不能要,从源头控制疾病的传播。

笔者遇见一个塘口该病发病率100%,由于此病重在预防,发病往往没有好的解决处理方法,所以只有清塘。发病不严重的塘口鱼群基本摄食正常,我们只有在塘口的下风口撒网解剖鲫鱼才有可能发现体内有少量的寄生虫,要判断发病严重与否主要通过解剖抽检做出判断。

猜你喜欢

鲫鱼价格已破11元/斤!赚钱的养殖户都掌握了黏孢子虫发病规律

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渔行家 姜小威

来源:渔行家在线

投稿与报料微信: Ivyzeng116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