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表陈湘:让“落后村”变身“文化部落”

南方日报

400多幅共2000多平方米的壁画连绵于观背村村头巷尾。两年间,观背村从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蜕变成艺术气息浓厚的“文化部落”。

“与村民打成一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每一个人。”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湘代表是基层农村干部党代表。2014年9月,他被选派到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他的带领下,观背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文化的创意植入村庄,成为了充满文艺气息的“壁画村”“文化村”;从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法德共建示范村”,成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留住了乡愁,也让村民精神世界更充实。

让村干部从“教授”变“教练”

“外看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这是以前村民形容观背村的一句顺口溜。多年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观背村历经三次征地,逐渐成为城中村。

“环境脏乱差,人心也很散,驻村工作的困难可想而知。”到观背村任职后,陈湘逐一到村民家探访倾听意见,跟他们谈心拉家常,调解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和心结,鼓励他们树立干事创业的信心,坚持一周七天吃住都在村里,带头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陈湘还挑选了一批做事积极公道的年轻党员干部,把他们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军。

“当时村干部思维瓶颈还没有打破,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农村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村干部不仅要学会自己干,还要把团队带起来,不仅要向村民讲道理,更要带他们操作,从‘教授’变成‘教练’。”

为了让村庄发展成为所有村民的愿景,陈湘还组织村民代表去外地学习创新经验。他说,随着结交的村民朋友不断增加,驻村工作慢慢顺利起来,村干部的心结逐步化解。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目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普遍驻点联系群众工作,每周三村“两委”干部和驻点工作团队会召开联席会议,推进村中各项事务的开展。

让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人心重新聚拢,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大家常说,农村要使人记得住乡愁。现在农村不少,但是生态环境优美,能吸引人来的却不多。我们要结合中央精神和部署,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来解决农村治理问题。”陈湘留意到,一方面有老村庄成了“空心村”,另一方面,不少民间艺术协会、团队却缺乏稳定的办公场所和展示互动平台。

如何让旧房子变身“文化部落”?陈湘相中了一间废弃的小店,欲将它打造成一个喝茶畅聊和思想碰撞的场所。通过众筹,他解决了旧房子改造资金的问题。旧瓦罐、竹篱笆……旧物新用,颇具匠心的小屋展现了乡村风韵。

为解决墙壁上的“牛皮癣”问题,陈湘想到了在墙上作画的办法,于是他亲自拜访惠州市美术协会主席黄延桐,顶着烈日在黄老先生屋前等了一天,黄老被他的真情感动,带了10多名弟子在村口创作了大幅壁画《中国梦》。随后画家纷纷加入,2个月的时间在村道两旁创作了2000多平方米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壁画,观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壁画村”。

村民们的士气也高涨起来。有技术、有力气的村民自发过来帮忙改造村容村貌;妇女们早早做好饭,送到工地上……很快,“桃李满园”正式开工,旧房舍、烂猪圈摇身变成清新、文艺范的场所,在那品茶、乘凉、聊天,别有一番风味。

筑巢更要引凤。经网络宣传,观背老屋很快成了抢手货,目前村里已有30个文化团体进驻,还有50个文化协会正在对接房源。

“不少新农村建设是按上级要求做,是‘要我干’,而观背村现在是‘我要干’。这其中,文化教化人心的作用很大。”陈湘说。在村干部们的带领下,清洁家乡也成为村民的共识。如今,散发着浓浓乡愁和文化气息的观背村,不仅村容村貌更美了,干部和村民的精神风貌也转变了。

“加快新农村建设”“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陈湘说,这次他参加省党代会,听了报告,对广东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更有信心。

【原标题】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镇长、观背村第一书记陈湘代表:

让“落后村”变身“文化部落”

【记者】谢庆裕

【摄影】王良珏 王辉 肖雄

编辑 李江萍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