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顺德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订阅

编者按

鱼、禽、蛋和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锌等营养素,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的良好来源......但是,此类食物的 脂肪含量普遍较高,有些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这么推荐的(四)↓↓↓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关键推荐

鱼、禽、蛋、肉的选择

鱼类

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些鱼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可首选;

禽类

脂肪含量也相对较低,其脂肪酸组成优于畜类脂肪,应先于畜肉选择。

蛋类

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营养价值高,但胆固醇含量也高,摄入量不宜过多。

蛋黄,是蛋类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尤其富含磷脂和胆碱,对健康十分有益,尽管胆固醇含量较高,但若不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

肥的畜肉

脂肪含量较多,能量密度高,摄入过多往往是肥胖、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瘦肉脂肪含量较低,矿物质含量丰富,利用率高,因此应当选吃瘦肉,少吃肥肉。

动物内脏,如肝、肾等

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铁、硒和锌等,适量摄入可弥补日常膳食的不足,可定期摄入,建议每月可食用动物内脏食物2~3次,每次25g左右。

烟熏和腌制肉

风味独特,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由于在熏制和腌制过程中,易遭受多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多种有害物质的污染,过多摄入可增加某些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

如何实现?

1

控制摄入总量

把握好“适量摄入”的关键,是要注意控制摄入总量。

建议成人每周摄入鱼和畜禽肉的总量不超过1.1kg,鸡蛋不超过7个。

应将这些食物分散到每天各餐中,避免集中食用。最好每餐可见到肉,每天可见到蛋,以便更好地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

2

制定每周食谱

制定食谱,是控制动物性食物适量摄入的有效方法,建议制定周食谱。

鱼和畜禽肉可以换着吃,但不宜相互取代,不偏食某一类动物性食物。

不要求每天各类动物性食物样样齐全,但每天最好不应少于2类。

3

掌握食物份量

了解常见食材或熟食品的重量,可在烹饪时掌握食块的大小,以及在食用时主动掌握食物的摄入量。大块的肉,如红烧蹄膀、鸡腿、粉蒸肉等,如果不了解其重量,往往可过量摄入,因此在烹饪时宜切小块烹制。烹制成的大块畜禽肉或鱼,吃前最好分成小块再供食用。

4

外餐荤素搭配

在外就餐时,常会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建议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如果需要在外就餐,点餐时要做到荤素搭配,清淡为主,尽量用鱼和豆制品代替畜禽肉。

未完待续~

每天锁定我们公众号

共享营养“大餐”噢

来源:全国卫生12320、顺德健康促进与教育

健康中国年

关注我们一起涨姿势

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