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中心,有这样一个团队设计雕刻了中国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的原版。正是这种独特的设计和雕刻,构成了人民币上那些核心的防伪技术。那么第五套人民币有哪些防伪技术?又是怎样设计和雕刻出来的呢?
孔维云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中心设计雕刻室主任,著名的人民币雕版大师。第五套人民币印刷的原版设计版样,就诞生在他的工作室里。
孔维云团队的雕刻师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一把刻刀、一块钢板,所有的创作,所有的构思,都是用刀在钢板上一下一下地呈现着。他们是用心在工作,用雕刻作品展现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工作看似极为枯燥,但心中充满着神圣,因为他们的工作成果,与中国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那就是众人每天都离不开的人民币。
一捆捆的人民币虽然是印刷品,但是内含了很多高科技防伪措施,也正是这些防伪手段,让普通印刷厂无法印制。可以说,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核心技术和防伪技术,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上。
人民币的防伪技术你了解吗?
首先是摸,人民币的印刷跟普通印刷品最大的区别、最典型的特征就在于凹印印刷,就是摸的时候手感是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其中最主要的位置是主席正主景的衣领、头发、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名。
第二,2015版的人民币的公众防伪特征,还有一个是新采用的光彩光变油墨,也就是说油墨不仅有变色效果,而且中间加了一种动感的光条。也就是说在光源下,清晰看到通过角度不同的变化,光条也在不停地滚动。
第三,背面人民大会堂五角星位置也有一种有色荧光,还有随机分散的一些有色纤维,这都是特种防伪技术。这些防伪手段的最终实现,都得益于孔维云的团队们独特的凹版雕刻技术。
如此复杂的雕版是如何制作的?
货币每天流通在社会上,代表国家形象,所以人民币的每一次改版,都历经多年,需要创作人员一次次修改。人民币上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是凹印,它是雕刻制版的关键所在,其中又以人像的雕刻最难。
雕刻是在钢板上作画,不是用笔,也就不可能像通常画家那样挥洒自如,任意驰骋。可是雕刻必须在钢板上刻画出逼真的人物形象来,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雕刻师是拿着雕刻刀在钢版上进行雕刻,那这个钢版再软,那也是硬的,这个刀本身要磨得很锋利,磨得很尖,这样你在刻的时候,才不至于跑刀,才能让这个刀听话。用这个雕刻刀在刻的时候,一定要心静。所以为什么要练功夫,年轻人要练功夫,就是为了保证在钢版上不出问题。”
除了人像,第五套人民币各纸币背面都采用了“组合式”的风景,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长江三峡、三潭印月等,在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角度,它们是组合起来的“全新”风景,每一个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团队集体创作的结果。
人民币票面上有许多防伪标识,凹版手工雕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它图纹、花边,往往用线条来表现,除了美观和装饰,重要的功用就是防伪。而这些图案,又是孔维云他们团队中另一批雕刻大师们一点一划完成的,所以一张人民币,是一批大师集体创作的集合,是每一道工序严谨认真协作的成果。
孔维云和他的团队成员仍然在忙碌着,他们正在做的,是对未来人民币的思考。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工作神圣而又神秘,但真实雕刻大师们每天做的,就是一点一线的雕刻,而正是由于这种静下心来的创作,由于这种严肃、认真的工匠精神,才有了经得起全国人民检验的人民币的无暇与完美。
来源:CCTV4走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