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三水里的“广东第一村”,故事可以从清代光绪年间说起

佛山观察

夏日,行走在大旗头古村落里,看一看排成片的锅耳屋,把想象融入建造之中,美,不言而喻。

5月18日起,为期七天的“旗”遇广府•畅享乐平——广府小镇揭幕暨文化嘉年华活动,在佛山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举行,作为广府小镇核心区的大旗头古村,连日来吸引多方游客前来观看。

完好的镬耳式火山墙,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这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远远看去整齐肃穆,气势非凡。这片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大旗头古建筑群,为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所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2004年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大旗头村名是怎么来的?郑绍忠是谁?大旗头建成历史是怎样?……今天,南方+就来告诉你,关于大旗头古村的“前世今生”。

◎大旗头村名由来

由于该村落旁侧河涌建有大桥,即称此村为大桥头,至清代光绪年后,该村郑姓第六代世孙郑绍忠(曾任广东水师提督,加尚书衔)死后,葬于村西南向的老虎岗,由村里远眺,绍忠墓如大旗飘展,于是后人改此村名为大旗头,该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大旗头历史名人郑绍忠

郑绍忠出生于三水大桥头村(即现在大旗头古村),原名郑金星,由于他嘴巴非常大,能容下两个拳头,于是大家都叫他大口金。最初随农民军起事,后降清,改名郑绍忠。当时天下大乱,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和广东境内当地土著人、客家人大械斗正在上演,降清后郑绍忠四处清剿起事者,足迹遍布广东境内以及广西、福建,所过之处,多事的地方逐渐平息,清剿有功的郑绍忠甚至得到清廷的黄马褂赏赐。

1891年,时任广东水师提督的方耀因病出缺,两广总督获得清廷批准,调郑绍忠任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生前颇得慈禧太后器重。1894年,和慈禧太后同一年六十大寿的郑绍忠还收到慈禧亲笔书写的“寿”字。

◎大旗头建成历史

十九世纪末,国家危难当头,水师连连败仗,海防吃紧,中国组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试图强国。但就在建军关键时期,慈禧太后却授意动用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1891年,宣布“完工”。在此两年前,郑绍忠母亲过逝,郑绍忠回家守孝期间,也在三水大旗头村开始修建私宅。

据说,郑绍忠修建私宅的款项也是慈禧太后所拨。慈禧太后不但关心她的皇家园林,还挂念臣子的屋舍,她听闻臣子在老家尚无像样的居舍后,下旨要求国库拨金修建。大宅刚刚建成,郑绍忠就病倒在水师提督的位置上,不久就死去。占地52000平方米的古村最初并未有这么大规模,只是随着郑家后人代代繁衍,一房一房地分脉,房子也一幢一幢地建起,建了房屋又建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齐密集的村落。

◎大旗头建筑特色

古村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晒坪、广场、池塘兼备,聚族而居,布局协调,风格统一。建筑群均采用硬山顶锅耳式封火山墙,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式。

古村百年前的防盗、防火、防风和防漏之设计非常精巧,曾经入村详细考察的三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说:"大旗头的规划建筑放在今天来看也是先进的"。

古村机关满布、防盗设施十分完善,如高高的石脚、高达2米多的气窗、房屋的较低的窗口则都镶嵌铁条、如同现代的防盗网。所有的屋宇都设有两层屋檐,即使盗贼想破顶而入,都要花费一倍的力气。

大旗头整个村被分为四条直巷,每一条巷口都曾有铁闸,必要时同时落下,使村庄如同堡垒一般。更让人叫绝的是,整个村落墙体厚达半米多,外层青砖,里面竟然夹厚达30多厘米的麻石板,难怪在文革前期,曾经有人试图毁村,但发现屋宇如此难拆后,也只能望而兴叹。

当时郑绍忠所修建的大旗头古村建筑由北向南分别是尚书第、郑氏宗祠、裕礼郑公祠和振威将军家庙。其中尚书第是其居所,裕礼郑公祠是郑绍忠为其高祖所建,振威将军是得到朝廷恩准、为纪念其父辈三代而建立的家庙。

建筑群按照笔、墨、纸、砚的摆放格局来设计,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正前方有一口池塘,即墨池;北侧的文塔代表墨笔,文塔旁边的晒谷场是砚;振威将军家庙门前的小广场则代表纸。


时光静静流逝,却将各样的美滞留在一片片瓦上,一根根柱子中,一道道梁间……

2002年,大旗头古村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04年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如今变成咋样了?

〖尚书第〗

大旗头古村内的尚书第原本是郑绍忠的私人住宅,其设计十分强调防卫性,大门两侧有射击口,东北角原本还设有更楼,目前该府第已经改造成为“大清军事陈列馆”,内部设置陆战区、海战区以及郑绍忠参加主要战役区域,展现甲午战争期间清代军事的发展历史。

〖建威第〗

而同属郑绍忠府第的建威第则建设成为村史馆、名人馆,里面设置清朝时期的公堂、民俗服饰墙等展览。

〖振威将军家庙〗

而振威将军家庙则引入书画社、龙狮协会、剪纸协会等入驻,游客在参观古村同时,可以领略三水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村中文化广场则树立郑绍忠雕像,让大家一睹这位清朝水师提督的风采。

〖郑大夫家庙〗

它始建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是大旗头郑氏第八代传人郑芝兰为纪念父亲而建。门匾由后来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士诒所题。日前,乐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就设在大旗头古村的郑大夫家庙内。

2015年至今,乐平镇投资超过7000万元对大旗头村进行活化升级。2016年,大旗头村成立了乡贤会,乡亲们为大旗头古村活化升级慷慨解囊......百年大旗头古村正重现生机,逐渐打造成为广府文化体验基地。

据了解,广府文化体验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以大旗头古建筑群为核心,充分发掘大旗头悠久的广府历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广府文化、岭南美食、生态休闲三大核心资源,通过传统饮食、传统习俗、传统手工艺、传统建筑等元素,完整再现广府文化的诸多方面,打造成为省内知名的广府旅游体验目的地。

经历活化升级的大旗头古村,已然风采万千,无论浓妆还是淡抹,依旧迷人。等你哪天有空,别忘了来三水乐平大旗头感受晚清岭南印象~

【撰文】邢俏依

【图片】乐宣

编辑 邢俏依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