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TDOUMEN
关于斗门
喜欢斗门
喜欢这里的空气和蓝天
哪怕这里有台风和回南天
喜欢这里的田园风光和古韵建筑
尤其是美丽乡村的自然景色
喜欢这里的人们说的斗门话
还有各式各样口音的普通话
喜欢斗门有我们喜欢的人
和我们喜欢的风景
喜欢斗门,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这里充满故事和历史的痕迹。
斗门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地方行政机关驻地。据历史记载,北宋(公元960年)时期附近一带称潮居里,明清期间称黄梁都,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巡捡署。斗门墟是地方行政中心、墟镇的清朝旧街,现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斗门旧街,主体建筑中融合中西方各国建筑风格的独特骑楼,使旧街在斗门的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铺房店门高低基本划一,规格近似,外墙和走廊天花等饰以花形、几何图形等砖刻,中西合璧的斗门旧街依稀可见其作为商业街的特色及昔日的繁华。
据说1850年左右,澳门、加拿大的一些建筑师、牧师等宗教人士经常到斗门镇访问和居住。由于商贸业发展迅速,当时墟镇旧街的建筑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所以,外国商人和本地富商开始酝酿修建街道、房屋。
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统筹规划、设计,博采欧美各国古典建筑之精华,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陆续建起了广英祥、大昌、祥盛等10余间布匹店,及多间百货店、中药店、米铺、钱庄。
除商铺之外,基督教还建起了福音堂,天主教建起了德式二层楼房的教堂。这些建筑构成了斗门镇清朝老街的全貌,成为珠海市目前惟一保存较完整的老街之一。
近年来,斗门政府将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有着百年历史的斗门老街昔日风貌,对外立面和窗户统一修整。可见其作为商业街的特色及昔日的繁华。如今我们看到的外墙和天花是经过翻修,于是拥有如此光鲜的色彩。
斗门旧街上有不少老字号店铺,其中的绝大部分目前都已恢复原本的风貌。据说在“胜兰”餐饮店斜对面的街口位置,曾经是一家照相馆,当年马景涛和陈秀雯拍《再见艳阳天》时曾在这里拍过照,照片被放大后一直当做店里的招牌照。
斗门旧街的韵味吸引着不少游客特意前来观赏。风格独特的骑楼、极具韵味的街道和历史传承的老字号,都值得游客们细味回忆着旧街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生活的人们,悠然自在、自得其乐;
这里留下的韵味,一板一划、发人深省;
告别烦嚣的都市生活,
沉淀在历史长河的韵味当中,
感受着一街一骑楼的风情,
摸索着旧街在岁月留下的痕迹,
幻想自己也是这里面其中一个故事。
斗门旧街是经济繁华的历史见证,各位来斗门的游客,可以逛逛旧街,花点时间,悠闲地在时光隧道里穿行,感受斗门历史韵味的精彩。
PS:特别喜欢斗门旧街骑楼走廊天花的图案,精致典雅,赏心悦目。
内容来自斗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