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日报君已经闻到了端午小长假浓郁的粽子气息了~~
对, 今天说的就是粽子 !
芦 兜 粽, 是我们中山的特色美食。(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做一条芦兜粽,从粽叶到用料到火候都十分讲究,下面来带大家看看一条美味的芦兜粽是怎样诞生的——全程沙溪话配音!
一、粽叶
芦兜叶一般有1.5~2米高,质地坚韧,包起粽来不易破损。但是芦兜叶不是割下来就能用的,需要经过很多工序处理!
割下来的芦兜叶两边和中间都有刺,首先要去刺,这里叫“批勒”。
这是芦兜的天敌,比甴曱(即蟑螂)个儿大、壳硬,专门咬坏芦兜树,当地人把他们捉起来,用竹签穿起抽在芦兜树旁来以儆效尤。
“批”好“勒”的芦兜叶要拿去“杀青”,即用大镬煮过,去掉植物的草腥味。
“杀”了“青”的芦兜叶会放到“地tiang”(即院子)晒干,天气好的话,也要晒上三天时间
晒好的芦兜叶五条扎成一卷备用。环境好的馅料就放多些,环境不好的放少些。以前家家户户每逢端午和七月十四都会做很多芦兜粽,拜祭祖先、走访亲戚都送上芦兜粽。沙溪人过七月十四,看得比过年还大,芦兜粽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应节食品。
芦兜叶还有清热降暑的功效,而这些像菠萝一样的就是芦兜的果实,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别以为晒好、卷好的芦兜叶可以直接用了,包粽之前还要浸水12个小时以上,浸好再抹干,然后再浸再抹的,重复3次。
经过这么多的工序,芦兜叶才可以用来包粽。
二、馅料
一块芦兜叶包一只粽,一只芦兜粽的重量可以去到三、四斤。里面的馅料也是很讲究的!
有糯米、花生、红豆。其他地方喜欢用绿豆,沙溪人却只用红豆包粽,他们觉得绿豆属凉性食物,会破气,所以喜庆的日子都只用红豆。
传统的食品,往往都与本土的风俗习惯有很紧密的关系,代代相传的承载了一个地方多少年来历史和故事。
芦兜粽还会加入咸猪肉、咸蛋黄,煨煮的过程中猪油和咸蛋黄油渗透了整只粽,变得更多可口美味!
三、裹粽
用芦兜叶卷成圆筒型,然后放入馅料,再用草绳扎起来,一只芦兜粽就包好了。
四
煮粽
包好的芦兜粽会入进一个特制的煨炉里煨煮。
加温的燃料选用谷糠,火力均匀、耐烧,现在两元一大麻包袋,经济又实惠。而且,谷糠煨火时散发着阵阵的谷香,在十多个小时的煨煮过程中,谷香也煨进了粽里,这样子成就了一条条不平凡的芦兜粽!
wow~~一条条饱满飘香的芦兜粽,包含的更多是中山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和对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别说了,小编想吃!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