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民间习俗四月初八转龙头,有什么讲究?

珠江商报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七晚,大良大门康帅府热闹非凡。每年的这个晚上,都要举办隆重的转龙头仪式,龙舟队成员抬着龙头、龙尾和神楼,到康帅府拜祭祈福。此后,康帅府一带进入热闹的宵夜盛会。

据当地老人说,每年二月初二土地诞当天被称为龙抬头,意味着“龙”睡醒了。到了农历四月初八,“龙”开始摇动脑袋了。四月初七晚上,大家都希望赶在四月初八子时参拜神灵,靠近子时时分,大家抬着龙头龙尾和神楼穿街过巷来到康帅府,随着奏乐声,参拜神灵,祈求国泰民安,出入平安,热闹非凡。这天晚上,大门康帅府大开宴席,10桌左右的宵夜准备好招呼来参拜的人。街坊也可随意入席,饮饮酒,一起畅谈。

转龙头当天,大门当地人喜欢吃栾樨糕。栾樨又名阔苞菊,是顺德本地的植物,将栾樨鲜叶与米共磨烂,做成糕点,称栾樨糕,有暖胃去积效能。当地老人说,农历四月还有寒气,吃此糕点有驱寒功效,同时有辟邪作用。

关于栾樨糕的来历,坊间还有一段传说。农历四月初八也是浴佛节,相传一个和尚在这一天到河边洗澡,他刚脱下衣服,一条大蟒蛇闯了出来,直向他奔去。和尚拔出宝剑,把蟒蛇斩成几截后丢在河里。而这时来了个醉酒的老渔翁,醉熏熏地抓起蛇头、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竟使蟒蛇死而复生,变成一条龙,腾空而去。余下的几截蛇身,居然在河边变成了几棵小树,就是现在的栾樨树。后来有一年夏天,当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河边有户穷苦人家,无钱请医购药,闻到栾樨树叶发出阵阵清香,便摘了一把,回家捣碎冲水喝,不久病就好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采摘栾樨叶,冲水喝,做饼吃。于是就变成了每年四月初八做栾樨糕、栾樨饼,祭祀祈福的习俗。

关于龙船,在大门还流传着一些民间传说。其中,民国时期一只龙船乸的故事比较耐人寻味。相传大门曾经有一条龙船,上面刻有“民国九年”(1920)的字样。此船宽而大,能坐90人,由于船身宽大而走得不快,形似怀孕的母龙一样,大家将其称之为“龙船乸”(即母龙船)。由于载人多,重量大,所以每次出行都小心翼翼。以端午节当天为例,龙船净身后,众人坐到船上,船舷离水面仅剩几厘米。船出发至金桔咀河面,插上罗伞。由于船上人多,船身重,所以小声锤鼓,轻轻扒船,一直扒入十八间。十八间位于大良河鉴海路段,鸿图新村对面,大家在十八间吃过午饭,收起罗伞,返回大门。

【记者】王艳美

编辑 何锦欣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