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港“水铁联运”让东莞制造走向全球!

沙田镇虎门港
+ 订阅

虎门港经历与沙田镇统筹后取得跨越式发展,如今不但更名为“东莞港”,还凭借优越的港口优势开辟了多条联通世界各国的航行线路,让东莞制造通过更加便捷快速的渠道走出国门。

如今,东莞港不但成为镇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还将承担起东莞打造蓝色临海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升级发展的历史重任。

东莞港石龙的“水铁联运”让东莞制造走向全球,助力东莞打造蓝色临海产业带,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如今,东莞港已经成为东莞企业海运物流的最佳通道!

助力镇港经济

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5月初,沙田镇虎门港2017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出炉。经初步核算,镇港第一季度实现GDP27.47亿元,同比增长8.8%,较去年同期提升1 .4%。镇港官方分析认为,投资、消费、出口等“三驾马车”回升明显,港口业务发展强劲,是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的重要因素。

镇港统筹多年以来,密不可分的沙田镇虎门港已经成为东莞新兴崛起的经济增长体。近几年来,东莞港在助力镇港经济发展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例,全港完成总货物吞吐量3690 .5万吨,同比增长26 .9%;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4.25万标箱,增长36.7%.快速增长主要由于去年下半年部分船舶公司增加了大型船只所拉动,目前南北航线形成主力船型以5万吨为主,6万-7万吨为辅的规模局面。

东莞港务集团通报称,集团在2016年吞吐量实现10 .2%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营实现“开门红”。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宁波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开通东莞港-温州航线;中远海运集团开通东莞港-泰国林查班-越南胡志明直航航线,这也是东莞港开通的第二条东南亚航线。

服务莞企出口

开通外贸直航联运中转

东南亚直航航线于2017年1月13日开通。该航线投入4艘1200T E U船舶运营,实施周班挂靠。该航线除提供至泰国林查班、越南胡志明的快速直航服务外,还可通过中远海运发达的航线网络,实现货物快速中转,便捷通达曼谷、柬埔寨、非洲、东南亚、中东红海、欧洲、美国等地,打通了东莞货物直接由东莞口岸进出通往世界各国的通道。

据该航线负责人介绍,东莞每年有大量鞋材、纸品、机械等货源出口东南亚,随着东莞港(虎门港)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通关环境的改善和港口发展扶持政策的出台,直接在东莞港进出境(而不是由深圳、香港等地进出境)的物流模式成为东莞地区客户追求成本最优的一种选择。

类似“东莞港-泰国林查班-越南胡志明直航航线”,近年来在东莞港(虎门港)频频开出,也成为东莞联通国际的重要渠道。

目前,东莞港已经成为东莞企业海运物流的最佳通道。据介绍,截至2017年1月,在外贸直航航线方面,已开通了2条台湾航线和2条东南亚航线,另每天约有20个外贸驳船航班往返于东莞港与香港/深圳/南沙之间。此外,还开通了19条内贸航线,其中天津线、营口、太仓、京唐、北部湾等航线已打造成精品航线,天津线和太仓线实现天天班、营口线一周四班。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东莞港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最优选择,2016年在航运不景气的情况下,东莞全港实现了逆势增长,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60万标箱,增长7%,增幅位居国内300万标箱以上港口前列。根据英国劳氏日报在2016年8月对全球港口的权威排名,东莞港在全国沿海集装箱港口排名11位,全球排名43位。

打造“水铁联运”

莞货出口中东物流省时一半

除了通过外贸、内贸航线将东莞企业的海运物流打通全球外,东莞港与东莞石龙联合打造的“水铁联运”,不但让石龙这个千年商埠重焕新春,还使得石龙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成为广东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头号工程。

2015年11月13日,台湾直航班轮“东悦”号挂靠东莞港,办结海关、检验检疫手续后,其承运的发自台中地区汽车配件被短途运输货车转至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再由铁路发往乌兹别克斯坦丘库尔赛。这是东莞“水铁联运”发出的首批货物,意味着围绕东莞打造水铁联运南北通道的物流节点打开,沿海“一路”与沿边“一带”的口岸达到“无缝衔接”,石龙也成为“一带一路”跨境连接上的枢纽、水铁联运中心。

依托东莞港的港口优势,“水铁联运”让东莞到俄罗斯以及中东国家的物流运输时间,缩短近一半。东莞港西大坦作业区7、8号码头副总经理张涛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水铁联运”开通后,同等条件下将为每个集装箱节省200美金成本以及近7天的运输时间。

据中外运广东公司负责人介绍,在东莞港中转运往中亚地区的货柜,从东莞港(虎门港)可就近到达石龙港,再经由石龙国际铁路线路直接运往中亚地区,形成水铁联运格局。以前,广东货物大多需要通过连云港等北方港口输运到中亚,而东莞这一模式比之前可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可充分满足附加值高、时间要求紧的货物运输需求。

凭借港口优势

镇港主动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

随着港口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针对东莞港已建成投产的泊位陆续出现了产能饱和的情况,东莞港务集团已启动建设驳船泊位和9.10号泊位,预计驳船泊位北侧岸线2017年上半年可投产试运营,在2018年驳船泊位和9号泊位全面投产后,东莞港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可达到500万标箱。

预计不久的将来,东莞港的航线将会越来越密集并将不断优化,外贸航线将会通达更多的近洋港口,东莞港对东莞和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服务功能将会越来越强。

依托东莞港的港口优势,沙田镇虎门港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沙田镇镇长詹志斌介绍,2016年港口物流逆势增长,东莞全港总货物吞吐量达1.46亿吨,同比增长10 .9%;东莞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64万标箱,同比增长8.3%。

而随着番莞高速、穗莞深城际轨道、虎门二桥等多条交通大动脉的建设,为镇港融入珠三角发展大局,抢抓周边城市产业资源外溢的历史性机遇提供了广阔平台。詹志斌表示,2017年沙田镇虎门港将突出开放发展,打造高端港口服务平台,推动驳船码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力争全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0万标箱。“镇港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粮油加工等产业,实体经济已成为镇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沙田镇委书记梁荣业表示,要把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沙田镇虎门港将推动出台第五轮港口发展扶持政策,争取开辟1- 2条外贸近洋直航航线。

镇港党(工)委书记梁荣业表示,镇港还将主动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加快飞力达项目建设投产,招引工业生产性龙头项目入园。提升东莞港主港区、立沙岛、新沙南综合承载功能,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依托海洋经济

主动融入大湾区经济带

今年3月13日,东莞市长梁维东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 16-2020)》(以下简称《规划》)。东莞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借助海洋经济的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实现粤港澳的产业融合及升级。

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持续推进,依托东莞港港口优势的东莞在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也将再作大手笔。东莞将从空间布局上打造“一带四区一圈”现代海洋经济空间新格局。一带:即依托东莞港打造一条蓝色临海产业带;四区:即麻涌、沙田、虎门和长安四大海洋经济主体区;一圈:即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圈。东莞已经做好顶层设计,推行全市海洋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加强陆海统筹,在全市形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合力。

在《规划》中,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未来东莞打造海洋经济,最有“钱景”之一的道路,便是强化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优化发展。要想达到此目的,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东莞港布局与功能,整合东莞港各港区的港口资源,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构建港口功能体系。同时全力促进临海(临港)工业绿色发展,发展立沙岛石化基地,挖掘和培育海洋文化。

如今,凭借着港口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力,东莞港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全港总货物吞吐量达1.46亿吨,同比增长10 .9%;集装箱吞吐量达364万标箱,同比增长8 .3%,已成为珠三角第二大内贸港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