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香山学校的校道旁的一块大石上“香山学校”几个朱红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这座从原来“逢雨必浸”的“村姑娘学校”,变成如今的“窗口学校”,这样的华丽转身让它站在了更高起点。4万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使它成为了主城区最大的公办学校;走过艰难期,香山学校用8种“香”来装点自己,它将成为一所最“香”的学校。
有一种味道,它沁人心脾,悠长醇美,那就是香气。
有一个地方,它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那就是香山场。
有一所学校,它典雅现代,格高志远,那就是香山学校。
这是珠海香山学校的校长张锦荣写给该校的香山宣言的一小节,短短几行字,却道出了香山学校的核心理念:闻香向雅!
走进香山学校,一股香气扑面而来!这股香,它不止是嗅觉上的那种香气,更多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感觉,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这8种“香”。
花香:“校花”“校树”,芬芳四溢香山之香,在于“花香”
在香山学校,一年四季都能见到花,这些花都是带“香”的,或是本身散发香味的,或是名字带香,或是颜色缤纷的,像在学校一楼的花池和香山大道分别栽种了如凤仙、黄蝉、长春等鲜花;在博雅亭周边增种一批如桂花、玉兰、茉莉等“带香”苗木。香山学校的校长张锦荣表示,这种有别于传统学校的绿化只注重绿色植物的单调模式,能让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命成长。
据悉,2013年热心企业投入资金,新增大理石树池11个、石凳6张、文化柱53个,对校门口景观、地面和功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学校门口变得更高大上了。另外,香山学校还将每年植树节当周的第一天定为“香山植树节”,开展认养认捐认种活动,同时还在校园内开辟了“亲子植物园”,通过亲子栽种花卉蔬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如今,校园内的25棵大香樟成为了学校的“校树”,诠释着“大有文章,香得益樟”的文化,1000多棵桂花成为了“校花”,寓意着“高贵典雅,醉美人间”的佳话。
墨香:传统文化不可丢,人人都要会“写字”香山之香,在于“墨香”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之一。古代社会是十分重视书法教育的,虽然有其实用的目的(如求仕、显名),但,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提高修养品德的不法二宝,特别是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也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展到今天,书法所受重视的程度却不容乐观。尽管我们的母语教育都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书写流畅、工整、漂亮,作为学生写字能力的基本要求,遗憾的是,被电子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生活的社会,步入了少纸、无纸的时代,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更多的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感到,写一手漂亮的汉字真不容易。
针对这种情况,香山学校在培养小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张校长告诉小编,学校不单拥有两间专用书法教室、一间书法展览馆,还着力打造了校园“书法十景”,致力于营造出浓郁的书法学习氛围。
在课程设置上,全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由两位书法专职教师任教,其中一至二年级每周坚持上一节硬笔书法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坚持上一节软笔书法课,并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对部分书法特长生进行软笔书法培训。每年还会举行“一笔鹅”书法节,以“探寻汉字之源”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另外,香山学校还会定期举办书法讲座,每两周开展一次全校教师书法培训,并筛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香山学校,人人都能拿毛笔写字,人人都会书法。
书香:图书馆不再是个“馆”,“九大书院”让学生尽情阅读香山之香,在于“书香”
走进香山学校的教学楼,在每一个楼层的走廊你都能见到一些开放式的书吧,这时你只有一个念头:真是目之所及、伸手可触的都是书!据校长张锦荣介绍,这些书吧是以香山历史上的“九大书院”来命名,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拥有海量阅读。
为了让学生在海量阅读的路上越走越远,香山学校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高年级有“晨诵、午读、暮省”,通过广播站每天播诵经典篇章,利用升旗仪式以班为单位进行经典诗词诵读轮流展演,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这些经典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学校还会举办“语文周”、评选书香家庭、编印《香山学校博雅少年阅读手册》、制定班级阅读排行榜、开展书香少年评选等。
韵香:梦想与艺术齐飞,智慧伴童真共舞香山之香,在于“韵香”
办学的品质来自教学质量,办学的气质来自艺术。香山学校不单注重主科的教学,在艺术培养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全校共有音乐、美术学科专任教师9人,而且一年四季都举办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每年春天,举办为期一周的“迎春音乐会”,设置年级专场,让学生人人有机会登上“梦想舞台”,展示自己的才艺绝活;夏天,举办“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分为十大男歌手比赛及十大女歌手比赛;秋天,举办“香山合唱节”,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需要唱本班班歌、红歌以及国歌;冬天有“艺术周”,各个社团均会出来展示特长。
健香:让阳光运动成为健身益智的大课堂香山之香,在于“健香”
如果你是香山学校周边的居民,在偌大的操场上,你每天都能见到一个个动感十足的身影。每天1小时阳光运动,上午以《七彩阳光》广播操和《香山童韵》自编操为主,下午则坚持800米跑步和分年级活动。
香山学校在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方面特别重视,每年初会举办学校运动队成立仪式,挑选体育苗子,制定训练方案,并通过“香山学校体育运动队龙虎榜”定期评选,以增强学生危机及竞争意识。
礼香:开展雅行教育,培养博雅少年香山之香,在于“礼香”
香山学校的办学策略是“创建芳香校园,培养博雅少年”。在“雅”方面,香山学校制定了《香山童规》,将“日常行为规范”变成“礼仪教育指引”。同时每天开展“一日常规十项评比”,将学生在校卫生、纪律、锻炼等项目纳入评比;举办“博雅学生训练营”,邀请教官为全校学生军训。
张校长如是介绍,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举办入学礼、入队礼、男孩(女孩)礼、香山礼、少年礼、毕业礼,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铭记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阶段,学会感恩、担当责任,自信成长。
文香:传承香山文化,让更多的“移二代”认同本地文化香山之香,在于“文香”
作为一所以香山命名的学校,香山学校承载着传承香山文化的使命。近年来,珠海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多数学生都不是珠海本地的,为了让更多的“移二代”认同本地文化,香山学校也作出了许多努力,首先在校门口醒目的位置就建造了“香山名人”的大型浮雕,让学生感受波澜壮阔的香山历史。其次,在校园敬立鲍俊铜像、一笔鹅石刻等,最后还邀请香山文化研究名人名家开设讲座,从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名人故事等方面介绍香山文化,提高学生对香山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另外,香山学校还会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分别参观石溪摩崖石刻、古元美术馆、唐家共乐园和南屏甄贤学校旧址,通过文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香山文化、更好地传承香山文化。
格香:“三大培养”让师生在“格”中成就未来香山之香,在于“格香”
“格香”主要体现在“三大培养”上,第一是培养博雅少年,以“博雅教室”为主题,统一设计“班级名片”,将班名、班徽、班歌、班诗、班训、班规等班级文化标识和形象集中展示。统一规划教室文化室内布置,每个教室分别设立生态区、阅读区、艺术区、书法区、倾情区、荣誉区、事务区,使教室成为生活场、教育场和实验场。
第二是培养博雅教师,定期开设“香山讲坛”,邀请专家、名师或社会知名人士等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千方百计外派教师培训学习,每年举办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青年教师汇报课和骨干教师展示课等等,通过努力,让教师迅速成长。
第三是培养博雅家长,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香山学校实施开门办学的策略,成立家长膳食委员会,每天邀请2名家长到校督查早餐情况,另外还邀请家长担任课堂巡视员、安全检查员、考风监督员、多元评价测试员,每学期累计超过500人次家长参与学校志愿服务。
张校长表示,学校还定期举行家长培训,邀请专家为全校家长开设专题讲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此外,香山学校本学期分年级举行了6场“爸爸家长会”,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爸爸参加,这在全国小学当中也是“尝鲜”,在家长和社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好评。
小编
了解完香山学校这8种“香”,你闻到了香山学校的“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