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故事】仁化:悠悠古塔千年情

韶关新闻网
+ 订阅

仁化县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古迹丰腴,除了丹霞山这享誉中外的世界自然遗产,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还拥有着唐、宋、明、清历代不同风格的宝塔共14座,如此众多的古塔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磨难,至今仍完好保留在仁化县各处村庄,仁化真乃名副其实的古塔之乡。

如此众多的古塔完好地留存于一个山区小县,

不仅两广、岭南绝无仅有,

在全国也属罕见。

来来来,

让小编给亲们普及一下:

美丽的澌溪寺塔。

“苏屠矗立云霞护,千年不废藏山阿,峥嵘古塔崇尊久,长与山灵共嵯峨。”清代诗人鲁超,就曾为仁化的古塔写下这咏塔诗篇。

云龙寺。

若是看遍了仁化风光旖旎的丹山碧水,不妨再去领略一下建筑风格各异,巍峨伫立千年的仁化古塔,透过古塔那带着沧桑质感的一砖一瓦,或许还能领略到古塔当年的鼎盛风华。

在众多古塔之中,比较著名的有广东省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两座省级北宋古塔——澌溪寺塔(又名秀宝塔)和华林寺塔,还有扶溪水口塔(又名白塔)、腾凤塔、文峰塔、华表峰塔等11座明、清时代的古塔。这些古塔不仅造型优美、气势雄伟,而且艺术风格各异,建筑无一雷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云龙寺塔。

其中最古老的塔,当属伫立在董塘镇的云龙寺塔。据明正德十四年(即公元1519年)《重建西山寺碑》记载:“宝塔巍峨,上载乾宁之号,断碑始迹,中书光化之年”。塔下曾出土唐代青灰色滴水和莲花瓣瓦当,可推断出此塔乃唐代乾宁至光化年间(即公元594-901年)所建,距今已有约1100年的历史。

云龙寺塔背靠青山,面朝农田,掩映在葱茏的草木中,四周风光秀丽怡人。它宛若巨人伫立在天地间,似乎正张开双臂伸向蓝得发白的天穹,似要拽住飘浮过来的白云,挽留飘逝的岁月。

虽然千年的风雨已经将它原本的颜色抹去,如今灰红色的塔面显得有些斑驳,外形粗犷古朴。但是绕着古塔走一圈却发现,这座四角五层斗拱檐平座楼阁式的实心砖塔整体结构依旧保存完好。云龙寺塔采用错缝平铺顺砌方式,粘接材料使用膏泥而不用石灰,砌作方法保留了晚唐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各层之间每面均设有一个壶形龛门(假壶门),排列于正中成一直线。结构方正显得庄严,壶形龛门的存在则为古塔增添了一丝灵动。古塔的斗拱上长出了一簇簇的野草,在风中摇曳,古塔是静默的,野草用它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此,陪伴着云龙寺塔看那日升日落,看那漫天云卷云舒。

云龙寺塔。

除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特色和千年不倒地屹立至今,古塔背后的故事一样也让人回味三分。云龙寺塔和澌溪寺塔就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有姊妹两位仙女分别在安岗和澌溪山造塔,为较量各自的本领,她们同时开工,并约定以鸡啼时为限,谁先造好谁赢。于是二仙女各施仙法造塔。到临鸡啼之时,造澌溪寺塔的仙女眼见云龙寺塔已经建好,而自己所造之塔还差塔刹,于是心生一计,遂用仙法将云龙寺塔塔刹移来用作澌溪寺塔塔刹。待鸡啼时,澌溪寺塔已经造成,而造云龙寺塔的仙女也就因此告负。

历史悠悠,宝塔风流,古塔演绎着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述诉着一幕幕令人难忘的乡土历史,更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历史荣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化的古塔已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风雨的洗礼,但它们仍然牢固地屹立在仁化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具有的考古价值、人文观赏价值以及仁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将激励着人们不断发现古塔的美,并积极保护好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他们继续伫立于这天地间,见证悠悠岁月,流传千年的情怀。

如果说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是内心的冲动驱使

那么

开着爱车搭着爱人自驾游

便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乐事

自驾路线▼▼▼▼▼▼▼▼▼▼▼▼▼▼▼▼▼▼▼▼▼▼▼▼▼▼▼▼▼▼▼▼▼▼▼▼▼▼▼▼▼▼▼▼▼▼▼

云龙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董塘镇的安岗村。寺原名为西山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易名为云龙寺。相传六组慧能禅师初次南下时曾在此栖息过,之后仰山禅师也于此传教布道。佛塔始建于晚唐昭宗乾宁至光化年间(894~901)。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驾路线:韶关——赣韶高速——丹霞站出口(周田/仁化/G106出口)——沿G106行驶至仁化县——转S246到进莲塘路—转繁塘路—按导航搜索云龙寺即可到达

▼▼▼▼▼▼▼▼▼▼▼▼▼▼▼▼▼▼▼▼▼▼▼▼▼▼▼▼▼▼▼▼▼▼▼▼▼▼▼▼▼▼▼▼▼▼▼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