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肇庆的“粤西猛虎”!江湖有你,肇庆又在全国扬名了

西江网

肇庆真是卧虎藏龙啊~其中就有一只“粤西猛虎”。

“猛虎”的故事始于1985年10月17日全国武术比赛,来自广东肇庆年仅19岁的武林新秀刘锦鸿,一举获得虎形拳冠军。

自此以后,“西江猛虎”的称号便扬名江湖。

刘锦鸿与他的儿子刘家杰。

5岁时家门口打拳被名教练发掘

刘锦鸿,出生于四会一个普通的居民家庭,父母育有子女九个,他排行第九。虽是老九,但身体却是十分壮健,而且性情聪明好动,自由迷恋武术,整天踢腿弄拳,挥棍舞棒。

图为刘锦鸿小时候

刘锦鸿5岁那年,广东省武术总队教练曾庆煌等人带队来到四会,与四会武术界交流互动,切磋武艺。刘锦鸿的父亲刘炳球与曾庆煌是同窗好友,于是便请曾庆煌来到家中小聚。

曾庆煌看见小锦鸿独自在家门口打功夫,喝声有力,拳脚交加,很是高兴。又见孩子长得结实,双眼明亮,十分神气,就对刘炳球说,这小子颇有武术天分,不如找时间你把他带到广州,我教他练习武术。

小小“周末徒弟”独自来往广州肇庆

曾庆煌是武林大家,一代南派武术宗师。武林高手主动认教,刘炳球当然十分高兴,于是一有时间便带着小锦鸿到广东省武术总队,让曾庆煌传授武艺。

可是,由于子女较多,且家境贫寒,刘炳球还要为生计奔忙,只是带着小锦鸿到广东省武术总队学习过几次,没能坚持下来。

刘锦鸿到了入学年龄后,因为喜欢武术,便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武术队。又因为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便被推荐加入当时的四会县少年武术队。醉心武术的刘锦鸿始终念念不忘恩师曾庆煌,征得父亲同意,于是每个星期六下午便独自坐车到广州二沙头省武术总队训练基地习武,星期天傍晚再乘车返回四会,一直坚持了7年。

期间,小锦鸿还得到了广宁武术名家钟坤荣的悉心培育与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系统的专业培训,刘锦鸿在广东省武术总队这个“武术摇篮”里茁壮成长,真正领会到南派武术拳类的真谛和精髓。

4年连夺广东南拳少年、成年组冠军

1985年刘锦鸿获得全国南拳冠军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刘锦鸿渐渐脱颖而出。1972年刘锦鸿参加武术比赛获肇庆地区少年南拳冠军。1975年和1978年两度获得肇庆地区武术比赛少年组全能冠军。1980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广东武术比赛少年组南拳冠军。1984年获广东省武术比赛成年组南拳冠军……被武林人士赞誉为“南拳”新秀。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守护严密,出击迅速,动作紧凑,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快打慢的搏击特色。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发力时,往往呼喝作声,吐气催力,借以增强爆发力。

1985年,全国武术大赛在天津举行,轮到刘锦鸿登场,只见他双目炯炯,动作刚劲,拳似虎爪,锐不可当。左一招饿虎擒羊,右一招猛虎偷心,一拳一爪,勇猛剽悍。刘锦鸿将南拳的刚烈之气,威猛之势,表现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令场上观众大开眼界,当地媒体称其为“粤西猛虎”,有报纸还打出了“粤西虎威震津门”的标题。最终,刘锦鸿技压群雄,一举斩获全国南拳冠军。

创建多家武馆,受聘特警大队“武术教头”

肇庆市南拳王武术学校师生合影

随着名气增大,以南拳王传承人的身份,刘锦鸿创建肇庆地区武术馆,担任总教练。这更是为了传播中华武术技艺。

1994年3月正处于巅峰状态的刘锦鸿,又与同门师兄邱建国联手在全国率先创立“肇庆市南拳王武术学校”,并担任校长和总教练,期间自己也对南拳的理论性、搏击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灌输到教学中去。

刘锦鸿(左)邱建国(右)

1997年10月,刘锦鸿根据国家青少年俱乐部的要求,创办了“南拳王武术馆”,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和习武的场所。也就是文章开始的那个地方。

2003年,肇庆市公安局端州特警大队聘请刘锦鸿为武术总教练,他根据特警的工作特点,将武术与警队的实际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繁忙的教学中,刘锦鸿还抽出时间,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德国国家武术协会、中德武术联盟多次邀请刘锦鸿赴德国讲学,传授中国南派拳术,安排他到德国多个城市讲学和切磋武术,刘锦鸿也借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名扬海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武术文化便是其中一种中华文化精髓,看完这个故事,小编也有种莫名的骄傲!

你与武术曾经有过渊源或者趣事吗?不妨讲来听听!

编辑 刘莉云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