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的南雄饮食习俗和传统小吃

南雄市商务局
+ 订阅

南雄民间大众化传统食品很多,百味兼陈,久而久之,成为都人具有特色的传统食品或特色小吃 。

【腊味】

每年冬至前后,每家每户都制作腊味。品种有腊鸭、 腊肠、腊猪肝、腊肉、腊猪利(猪舌)、腊狗肉、腊鸭内外五件等,以备春节和宴客食用。腊鸭,又称板鸭,曝腌。以肥嫩、 清香、 味美而驰名海内外, 是南雄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据«直隶南雄州志»裁:   “雄鸭,鸭嫩而肥,腌之,渍之茶油,日久肉红味鲜,广城甚贵之。”南雄的腊鸭具有造型美观、鸭皮洁白、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美、骨脆可嚼、风味独特、 食之回味无穷八大特点, 成为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亚宴席上的珍品佳肴。

【年糕】

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前后,市内乡民特别盛行做年糕,年糕品种多样,有色、香、味倶全的油烧米花糕。(油炒的称米花糕)把经蒸制晒干的糯米爆炒后,伴熬制的饴糖、蔗糖,用模具压匀切件制成;餜俚、猪膏团俚、酥皮油糍、全糯米油糍、烧芋头片、花生饼、豆饼、烧薯片、打黄年糍、粳米糍、麻糍等。

【酿油豆腐】

又称平安菜。油烧豆腐约0.4X0.4厘米,方形,内空心。先用芋碎和市虾、大地鱼、香菇、冬笋、 萝卜、马蹄、猪油渣、生葱、生盐、味精适量,取花生油炒香拌匀为馅,然后,将馅酿入油烧豆腐内,加猪骨汤用文火煲熟。如要清蒸,不加汤,用武火蒸熟即可。吃起来清香润滑,与众不同,回味无穷。珠玑乡民乃至商雄人逢时过节或宴请宾客, 都要有这道佳肴。相传吃酿油豆腐烧豆商,寄予合家平安、吉祥之意。

【酸笋炆鸭 】

这是县人最喜欢吃的传统调味菜肴,珠玑乡民也好此。用酸笋、大蒜、辣子、姜丝、酱油等为.佐料炆鸭。其味浓部绵长,是酒宴送饭的名特佳肴。来南雄众多的食客都要品尝酸舞炆鸭这一独特风味。

【炆豆腐乡村鱼】

这道菜做法既简单又好吃。选正宗珠玑豆腐1.5市斤,鲩鱼1.2市斤,用姜丝、大蒜、辣子、生粉、味精、酱油为佐料。取花生油将豆腐、鱼分别煎至稍橙黄色,把配料炒香,与鱼、豆腐炆熟即可。这道菜肴浓香四溢,食客吃后耐人寻味。

【芋圆俚】

用芋头去皮刷碎,用米粉适量掺入其中,加五香粉、生葱、味精、精盐等调味品拌匀。用汤匙将芋馅放在小茶杯内拌成圆球状(类似乒乓球大),用花生油炸酥即可。这种油炸小食,外酥内熟,香味浓郁,口感丰腴。

【豆浆糍】取地产黄豆破売后和适量的大米浸透,用石磨(今用打浆机)磨成豆米浆。加生意、辣椒、生盐与豆米浆拌匀,盛在小薄铁圆勺上,用油炸熟即可。这种油炸小食,外酥内软,老少皆宜,食后满口余香。如今仍盛行,在市区街边油锅档仅卖2毛钱l个, 2007年为1元钱3个。这种小食,堪称为价廉物美。

【艾糍】

清明前后,采嫩艾叶约1公斤,用清水洗干冷。将嫩叶煮熟捣烂,加糯米粉1公斤左右拌匀搓熟后,担成小块。用花生、黄糖、生姜为馅,包成葫芦形状,用武火蒸熟。食之爽甜味美,具有消食、健胃、平喘之功能。

【饺俚糍】

老南雄对民间传统风味的饺俚糍,真是情有独钟。饺俚糍历史悠久,相传唐、宋时期,中原南迁氏族先辈;习惯于用小麦磨成面粉制作饺子,先辈们来到南雄后,因南方水土、气候等原因,本地生产冬小麦较少,以大米磨成米浆煮熟熟团取代,用蔬菜加工成酸菜后,妙熟炒香作馅,制作为饺俚糍。该小吃历代虽未经文字传递,人们动动手就在“继承传统”了。从古至今,城乡居民过时节,家家户户制作饺俚糍,尤以水上人家制作的饺俚糍为全市之最,其柔软润滑,食之令人胃口大开,余味绵长。而民间传统的饺俚糍,其制作较为繁琐,但也颇为讲究色味。兹简介传统工艺制作程序:

制作糍团,一是精选上等早造米,将大米洗干净,用黄元柴灰水泡浸大米半天, 再用小石磨一匙一匙将大米放下石磨研磨成米浆。二是把米浆装进布袋内,用木板加石磨放在布袋上压出水分,然后将米浆放在锅里反复炒熟成糍团。三是待糍团微凉即不烫手时,用花生油放在糍团表面反复搓柔糍团。

酸菜馅料,传统的饺俚糍,均为素食作馅,人们视四时季节,采用水泡菜、酸切菜或是茄俚、酸笋,加生葱、辣子、精盐、味精等,用花生油将馅炒熟炒香即成馅料。

包饺俚糍,反复搓韧的糍团分成小糍团,用杂木圆棒捍成约5公分左右的薄片,用小匙把馅放在薄糍片上,对折半圆形,上半部捏成精致的小花边,即形成似广府人的油角状 。然后,用武火将饺俚糍蒸熟即可食用。饺俚糍是南雄民间传统风味小吃,当今水上人家有专业制作饺俚糍上市摆卖,成为南雄特色的民间小吃。如今,饺俚糍迈步跨入大雅之堂,众多的酒家、宾馆作为点心供饮早茶或用于宴客台席的小吃,很受食客胡青睐。

【锅粑糍】

本邑的锅粑糍,素来是城乡居民常食的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简易小吃。取早造米泡5小时,适量加一点隔夜老饭,用石磨研磨成米浆。洗净酸切菜,配生葱、辣椒、精盐、味精等,取花生油反复炒香。然后将炒熟的酸切菜与米浆调匀,用勺子铺于油锅上,待糍的两面煎熟至金黄色薄饼状即可。这种锅粑糍吃起来表面很酥香,糍内柔软,是城多居民普遍常食的简易锅粑糍之一。传统的锅粑糍,也被众多的酒家当点心推出上宴席,这种小吃特色的锅粑糍,很受食客的欢迎,是酒后很好的点心。

【压粽糍】

南雄油烧小吃一压粽糍 ,一般人家较少自制,多在街边接买的油烧小吃档出售。这种油烧小吃,以糯米为主的压粽糍,把糯米蒸熟捣烂之后,配五香粉、生葱或大蒜、辣椒、精盐、味精拌匀,压制成六七公分的方块形,而后切成约2公分厚,放下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外酥里软,吃这种压粽糍最划算,既方便,又耐饱,五六角钱一块,实恵多多,平民百姓最受青睐。

【粳米、粳米糍】

每年冬至前后,本邑四乡村民都要做粳米、粳米糍。 做这样的糍粑,可算得上农家一项“巨大工程”,不但全家总动员, 而且要请亲朋青壮年汉子来帮忙,传统的粳米、粳米糍为澄黄色,在冬春李节,糍粑不变质, 且有一股淡淡的灰水香味,可供春耕农忙时食用,因“米气”十足,既好食,又耐饱,这种糍粑是先辈们传下来的制作方法,给后人口福不浅,受惠无穷。

制作糍粑前, 要派人上山砍黄元柴担回来烧成灰, 取粳米、糯米分开用灰水浸泡一天,捞起滴干水分,将米装进饭甑内,用武火蒸熟蒸透米香满屋后,把米饭倒在大石臼, 由6名青壮年汉子用1.8米长的杂树木棒, 猛力舂棰米饭烂至粘极韧. 再做成椭圆形,每块糍粑约2市斤左右。粳米做的叫粳米糍,糯米做的曰麻糍。

粳米糍吃法有二:一是将粳米糍切成长条,放在菜花汤里煮熟即可;二是是炒粳米糍, 一般用萝卜、大蒜、芹菜、辣椒或配肉类炒,这样的吃法,香味四溢。

麻糍吃法,把糍粑切成大片,放在油锅里,把两面煎成金黄色后盛起,有的蘸糖食, 有的蘸蒜仁辣椒酱或是蘸豆腐乳汁吃。其香味扑鼻,吃后余味绵长。

【冲鼻辣菜】

每年冬末春初,用已上了心胡芥菜心,去大菜叶,把它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或风吹燥。切成长形条放在沸腾开水中烫一烫,但不能烫熟,要迅速捞起, 沥干水分后放在盘里,用毛巾覆盖,加盖盖上半个钟头左右。起盖后加酸醋、白糖泡浸一天即可,冲鼻辣菜味道人人都喜爱吃,令人感到一段辛辣气味,从鼻孔一冲而出,惬意非常。昔时,街边买酸萝卜、酸藠头、酸辣椒、酸瓜类的小档口,一二个铜仙可买到一小碟,如今也有小档摆卖。

添加方式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